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6)(1 / 2)





  夏侯真絮叨个不停,想来怕一趟出门后,公羊月便会落闸上锁,再进不来,所以把所有东西垒叠上,一并抱来。堆在衾被上的书册滚落在地,他腾不出手捡,公羊月俯身抄起,随意翻看两眼,发现不是《老子》、《庄子》、《易经》的三玄著作,便是《太平经》、《抱朴子内篇》之类的道教典籍。

  总之对他而言,毫无兴趣。

  即便遭到无视,夏侯真性子阳光,也根本不往心里去,反倒继续热心替他铺床。剑就扔在榻上,他走过去瞧见,想用手肘把剑扫开,再把怀中之物放下,但对于爱剑之人,又不惯做这般举动,便在榻前小站片刻,扶正被子码在角落,转头顺手替他归剑入鞘。

  公羊月正翻书,眼睛被剑刃寒光一折,回头瞥见夏侯真的动作,一个猛子扎过去夺来:还给我!

  夏侯真的目光粘在剑上:欸

  欸什么欸,你就是觊觎我的剑,除非我死,绝不会给你!说着,他将夏侯真推搡出门,连带着他抱来的物什悉数踢出,谁要你假好心!我不相信你!

  好歹把被子留下,哎呀,这药能治内外伤,可别扔坏喽

  夏侯真每喊一样,公羊月就当面扔一样,最后啪啦阖上门窗,只差写块闲人勿进的牌子挂在门上。吃了闭门羹,他只能委屈地收拾满地狼藉,不明白公羊月一男子汉,怎么比谷中那些个娇气的师妹还难搞。

  日子就这般过,夏侯真依旧对他好得不得了,倒不是刻意,而是听过梁昆玉说起当年公羊迟在外帮助流民的壮举,又听李舟阳说到公羊月父母双亡,家破人亡的惨祸,心里越发怜惜,凭一腔热血和同门之谊,而不由自主关切。

  久而久之,同侪间颇有微词。

  不满与訾议随闲谈迅速流传于弟子之间,在公羊月加入修习时,演绎至最盛。剑谷九宗三脉规矩,每位弟子必须先修内功,再学基本剑技,通过考核后,根据天赋和心性,分入不同流派,拜入不同师门因材施教。

  所谓天赋,乃是个人使剑习惯和数量,心性则与剑道有关。

  公羊月从前生长于代国,其父为隐藏剑谷弟子身份,因而除去拳脚,几乎未曾教学,即便梁昆玉和谷雪等人都有心想收他入门下亲自指点,但为其发展着想,也得让他从头过一遍,夯实基础。

  □□学下,则难以避开与他人接触,尽管公羊月已竭力独来独往,但还是免不了冲突。夏侯真在谷内口碑实在太好,是年轻一代中为人尊崇的对象,为他抱不平的人能从山脚排到山头。

  女孩子们还算矜持,除了方婧那般脾气泼辣暴躁的敢公然叫嚣以外,最多也就是私下里说些难听的闲话,但男孩子却要冲动许多,上门挑衅的不少,捉弄的也不少,毁他书册纸笔,撕他连夜书就的文卷,甚至公然在他屋子里放些蜇人的虫蚁多是家常便饭。

  公羊月聪明,看在眼里,几次悄悄化解危难,但并未直接撕破脸干架,一则是这种事从他入谷起,便心知肚明绝不会少,就算争论和反击,在别人的地盘上,自己一个外来者,根本不会有人帮腔,再者,以他现在的武功,单挑都不一定能胜,更别说打群架,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蛰伏,以后再讨回来。

  不过次数激增,却也不胜烦扰。

  不得不说,夏侯真在某些方面,确实很有用处,于是他故意当着人面中过几次招,尤是一副不争不辩,默默忍受的凄惨模样。夏侯真难得动怒,依次捉人来赔礼道歉,且还严肃警告,剑谷养心收性,不得做这般下流乌合之事。

  那天,把夏侯真领来的乌七八糟的人全都赶出门后,他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庭院中的红叶出神

  他不是不知道夏侯真的热心肠,但心里如何也无法接受他的好意,就像有的人终究不同路,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成为朋友。

  自那以后,公羊月依旧我行我素地过日子,只是遇到夏侯真不再冷言讥讽,干脆远远见着避开了事。

  再一次相见,是在讲学课上。

  这种文课,公羊月一贯是打瞌睡混日子,可是那日讲《道德经》,正说到第三十八章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教习大谈上德之人顺应自然,积德行善并非出于私心,上仁之人,虽将仁善有意推而广之,但也是于天下一视同仁,并且教诸生要学做上德、上仁之人。

  说上头,便牵头互论。

  放到往常,公羊月虽有些不屑,但还不至于出头发表驳论,但原本的教习偶感风寒,眼下不知是哪位师叔伯顶替,见有人不听讲,公然挑衅他的权威,立刻暴躁发作,对着公羊月迎头痛批。

  也不知哪句伤心,公羊月站起身,冷笑与他辩:仁善,我没意见,但一视同仁,未免太可笑,人心恶念迭生,像是这般不知世态炎凉,只于山中空谈的你,根本不知道人性的阴暗可以到何种无法想象的程度!

  教习把书拍在书案上,义正词严道: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所以才会说无为而为,随性而为,那如果人性本就不善呢!公羊月瞪大双目,眼尾通红,这种课没有听的必要。

  他踹开桌子头也不回离开,教习勃然大怒,已然忘记课堂,提剑而上要将他捉回来,却被在外等公羊月的夏侯真拦住。夏侯真好言安慰,又说会替师伯教训,自己跑去追人,那代课教习也觉得自己一长辈亲自追着个小辈跑,实在掉价,那夏侯真他又素来放心,便颔首允诺。

  公羊月没有回屋,而是一路下到溪涧,坐在大石头上打水漂。

  冷静下来后,心里只觉悲凉,当年这人性本善四字,还是他牙牙学语时,他爹手把手教他的,可公羊启失踪后,曾经出入门庭的朋友,却在一日之间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无踪,他想托人寻觅,却苦于无门。后来代国亡灭,得知身世,代人排斥他,而晋人又痛恨他,说他祖父老爹,都是叛国者,说他为了荣华,亲手杀了发妻。

  他不信,他努力辩解,他告诉所有人他爹最爱的诗是曹植的《白马篇》,最爱诵读的诗句是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注)四句,他想告诉所有人,他爹亲手做了许多风铎,因为他曾说他最爱风,而他娘叫风如练。

  公羊月永远也忘不了,公羊启指着竹简,一字一句教他读诗的神情,永远也忘不了,大风天他站在檐下,听角铃声的样子。

  那样的人怎么会是叛国者!

  那样的人又怎会手刃至亲!

  可是无人信他。

  他从云中盛乐城流亡到阴山,又从阴山漫无目的四处走,李舟阳寻到他之前,他遇见过许多人,遭逢过各种奇事,被骗过,也骗过别人,被打骂,也狠下过心报复,好不容易遇上良善之人,得见一丝温柔,可却在乱世颠沛里,亲眼见那些人好心无好报,好心不得善终。

  从光明的云顶坠落到黑暗的尘泥之中,他突然对这个世道失望,渐渐变得偏执。

  快马加鞭到江南,再颠沛流离至巴蜀,路上但凡为人晓得他的身份,随之而来的不过是唾弃与辱骂。

  既无信,亦无亲,甚而无人知己,倒不如学那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作者有话要说:

  啊,鸡汤哥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