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节(1 / 2)





  这话让身边将士都是心情激荡,轰然应诺。王韶则微微眯起了眼,看向河州方向。是时候出击了。如今秦州万亩荒田已经开垦,正是那些豪门入主秦凤路的关紧时刻。这时不战,怕是将来那群鼠辈就要钳制阻挠,阻挡他出兵了。

  而这一战若是能胜,河州平定,马场入手,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强就会跟进驻扎。他们会让朝廷派更多兵马,拱卫收复的河湟故土,会给这片丢失了二百载的土地带来人口,粮食,商队,让它重新归附王化。而一旦河湟稳定,就能对西夏形成包围,届时何愁拿不下西夏?

  在那仍旧凛冽的寒风中,王韶扶刀笑了出来。

  二月,通远军尽出,围攻香子城,一战而下。随后轻骑取摩宗城,一战而下。然而迂回白踏城,一战而下。三面包围,吐蕃首领结寨不出,王韶并没有坐等,一声令下,大军弃马翻越鸟兽难行的露骨山,直抵河州腹地,与敌军主力会战于野。一战歼敌五千,吐蕃首领轻骑出逃,被神武将军炮埋伏正着。在轰鸣的炮火声中,吐蕃首领中弹不治,聚城而守的羌人望风而降。

  四十二天,万余人转战千里,复河、宕、岷、叠、洮五州!

  朝中大震。

  ※

  《京报》、《日新报》都开始长篇累牍夸耀河湟战功,市井净是传唱王知州用兵如神的话本,朝堂中则开始对于王韶是去是留争执不休。如此大功,自然要回京述职。然而河州初定,又岂能临时调将?只是这次,比以往一边倒的抑武风气,为王韶说话的人莫名多了起来。

  秦州的荒地已然开垦,新一期的国债即将发行,这是镇守河湟的名将走了,那些羌人、吐蕃人会不会反手来攻?大宋虽然以文制武,但是面对利益时,文臣的嘴脸也未必好看。再说了,打河湟终归是为了攻西夏准备的,不留王韶在河湟整顿兵马,将来联军攻夏,难不成要调回京中养老吗?

  一时间,纷纷扰扰充斥着朝堂。置身事外的甄琼,却意外的听到了另一个消息。

  “你要出使辽国了?军器监不用管了?”甄琼可没想到这个,讶然发问。

  苏颂微微一笑:“鄙人主持军器监数载,于国有功,自然要升迁转任了。”

  王韶这场大胜,可少不了他的功劳。这官职自然要挪一挪了。

  “使辽是升迁吗?不是都说辽人凶恶吗?”甄琼可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只知道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去了不会有危险吗?

  “想入二府,使辽也是必经之路。再者官家想要探一探辽人匠作手艺的深浅,故而派我前去。”满朝文武,怕是没有比他更了解兵器、机械的了。由他入辽打探,必然也能事半功倍。

  说着,苏颂又笑了笑:“说起来,我这么早成行,也有你的功劳呢。”

  “啊?”甄琼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他干啥了?

  “若不是你用药伤了那辽使,逼的他必须回国养病,我们又何必走的这么早呢?”苏颂突然问道,“那人当真是你下咒害的?”

  “自然不是啊!”甄琼哪会认这个,赶紧解释道,“都是他自己瞎胡搞,把两样有挥发性的浓酸搅在一起,生出了毒烟,熏到了肺腑,这才久病难愈的。”

  苏颂怔了怔:“这酸混起来,就能害人吗?”

  “可不是嘛,重者直接就死了!”甄琼答的斩钉截铁。

  “那你不怕吗?”苏颂是真忍不住了,脱口问了出来。只是两样酸液混在一起,就能害人于无形,这难道不可怖吗?更别说他也知道宝应观里有多少东西能造成炸炉,甚至自燃、腐蚀等后果。这简直是拿命来搏了,甄琼就从没怕过吗?

  “怕啊!”甄琼答的特别干脆,“所以炼丹时才要小心嘛。带上防护的设备,新东西炼制时别一下炼太多,看到冒烟就先躲远点。观中的条例,可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他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哪能不小心谨慎?更别提还管着这么大一家子,徒弟们也要操心。也是为人师后,他才明白当年恩师和师兄们为啥那么暴躁了。在丹房里瞎胡搞,可不是要命的勾当吗?当初他没被打死,已经是恩师脾气好了。

  这些能防住,让人不受伤吗?看着甄琼那露在外面,皮肤粗糙,伤痕累累的手,苏颂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了。

  过了许久,他低低叹了一声:“存中和你都能为了心中大道舍生忘死,我又怎能落于人后?出使辽国并不算什么,这朝堂,才是我施展才能之处。”

  甄琼:“???”

  怎么突然说起理想抱负了?

  苏颂却不管他听没听懂,笑道:“此去怕是要花上一载,恐怕没法为《造化论》审稿了。”

  “没事,稿子都存着呢,等你们回来!”甄琼立刻道。反正现在《造化论》的投稿越来越多,总有能登的。况且还能寄给沈括嘛,也不知他修河修的怎么样了?

  又闲谈几句,苏颂就起身告辞。等送走了人,甄琼才觉出了些冷清。两个能聊得来的朋友都外任了,以后连值得赴宴的人都没了,还真有点寂寞。然而很快,他就抖了抖肩,像是要把那些愁思全部抖落。

  探索大道,本来就是寂寞的嘛。枯守在丹房,注视着火焰,在案台和书桌前度过一日又一日,经历无数次失败、挫折,乃至能威胁性命的险阻,最终得到自己探寻的结果。这才是大道的本貌嘛。

  现在他已经有了一座朝廷拨款的道观,有了一群听话懂事的徒弟,一位可以探讨丹道的师兄,还有两个关系莫逆,能相互启发的好友。乃至于《造化论》上,都有了写傻乎乎东西来投稿的同道。怎么能说寂寞呢?

  更何况,他还有邈哥呢!一个能分享他的荣耀,休戚与共的伴侣。比起恩师和师兄弟们,他已经够幸运了!

  傻乎乎的笑容又浮上了脸颊,甄琼抬手拍了拍脸,蹭的一下又站了起来。那明矾中的金属已经近在咫尺,他也想好了,可以用碱银试着置换。碱银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其性必然极烈。只要明矾里的金属比它惰上那么一点,就一定能置换出来!

  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他再次大步迈入了丹房。

  作者有话要说:  可能有人忘了,提醒一句,碱银就是镁啊。

  王韶这一仗历史上也是大胜,不过因为羌人反复,宋军转战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攻取五州,杀敌数千,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现在战备升级,后路有了保障,投降的羌人也不敢反了,自然只会更加顺利。

  第184章

  “恩师, 绿化矾已经融水, 可要开始试验了?”清风小心问道。

  “开始吧!”甄琼重重吐了口气, “元气不成,换成绿气总该能成了!”

  恩师的坚持,正是清风最为钦佩的地方。之前想到了用碱银来置换矾土, 结果真弄了溶液,用湿法置换,却压根没有见到金属的影子。一旦把碱银置入矾土化成的水里, 立刻会生出一串串的气泡, 并且温度升高,溢出白絮。这可不像是置换, 反倒像是碱银同水出现了反应。

  试验了十几次,各个环节都检查过了, 也单独用碱银入水,这才发现此物当真能跟水反应。只是遇冷水时气泡微不可查, 加热后变多罢了。

  这下众人皆有点坐蜡。恩师却不愿放弃,冥思苦想一阵,又提出了个方案。先把矾土中的元气换成绿气, 改变其性质, 再来试验。这绿气乃是自盐酸中所得,色泽黄绿有大毒,也更不稳定,极易挥发。要是能以绿气替换元气,生出的产物必然也更不耐热, 容易置换。

  于是一群人又试了起来,最终以炭、绿气和矾土混合加热,才生成了如白色粉末的绿化矾。再将之溶于水,就成了置换用的溶液。

  现在可不就到了试验的时刻了吗?

  清风带上了防护用的眼镜和口罩,小心翼翼的取了一片擦亮的碱银,投入了绿化矾的溶液中。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那一小片碱银周围,泛起了密密麻麻的气泡,争相恐后溢出,跟之前用矾土时一般无二。

  这是不成了?连清风都忍不住垮下了肩。辛辛苦苦制出的绿化矾,依旧没有用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