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哪里是什么力气活啊?不过是一把老了的老苋菜梗,趁着今天天气好,我把它们拔出来丢掉,种苋菜的那块地正好可以空出来种些毛豆还有雍菜吃。”黄阿婆笑眯眯地解释道。这苋菜梗别看占地儿,其实一点也不重,这么大一堆,加起来只怕还没三斤重呢。

  老掉的苋菜梗?!

  姚亦昕眼前一亮,对啊!他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现在正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春天种下来的苋菜一过了季节就疯长起来,可以吃的嫩叶也越来越少,很快便老了,一般人家这时候肯定会选择把老了的苋菜连根拔起丢掉,然后空出菜地种些别的时令蔬菜。

  可是,在他们老家,这老掉的苋菜梗可是个好东西!

  很多人还专门去菜市场花钱买成捆的老苋菜梗,或者去山上找一些野生的老苋菜梗回来,切成段,腌渍一种特别的美食——霉苋菜梗。

  说起来,霉苋菜梗和臭豆腐一样,属于那种“喜欢吃的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吃的恨不得把鼻子都堵起来”的小范围美食,和臭豆腐一样,霉苋菜梗也以臭闻名,而且,它的臭,还带着植物腐烂后的一种酸臭味。

  别看闻着不好闻,可偏偏很多人还就好这一口呢。

  姚亦昕的妈妈祖籍在江浙地区,霉苋菜梗便是他们那里的地方传统名菜,腌渍好的霉苋菜梗色绿如碧,清香酥嫩,闻着臭、吃着香,很多本地人最迷恋的,就是霉苋菜梗那种臭得要命,入口却很鲜美的极端感觉。

  霉苋菜梗的做法也不太难,姚亦昕以前看他妈妈做过很多次,具体步骤早就烂熟于心。就黄阿婆拔出来的这些苋菜梗,成熟度就刚刚好,不会太嫩,一腌就化成水,也不会太老了口感不行。

  这样的苋菜梗,去掉叶子,留下菜梗,再洗干净切成段,将切好的菜梗泡在水中,温度高的话一天就行,温度低,就泡上两天,等到水面浮起白色的泡沫,就可以把里面的苋菜梗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就是腌渍了。

  以前妈妈每年都用保存起来的半坛子老卤腌霉苋菜梗,这样更有味道些,这里自然不会有霉苋菜梗的老卤,不过没关系,姚亦昕决定用另外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腌渍。

  就是把准备好的苋菜梗放到坛子里,每摆2~3层,就撒上一层盐,压实,这样一层一层码放好,最后再用麻布将坛子口封起来,这样坛子里才不会缺氧,有利于霉菌发酵,同时又能阻止蚊蝇飞进去“偷吃”。

  腌好的霉苋菜梗,可以拿来蒸豆腐,蒸豆腐干,蒸毛豆米,或者直接蒸熟了吃,鲜香味美,非常下饭,更妙的是,等到坛子里的霉苋菜梗吃完了,剩下的半坛子卤水也不会浪费,在里面丢一些老豆腐或者豆腐干,乃至于农家常见的冬瓜、南瓜、丝瓜等等,都可以泡在卤水里“霉”起来,蒸着吃同样美味,风味独特,只有江浙人才能体会到其中那绝妙的滋味。

  想到记忆中的农家美食,姚亦昕忍不住吞了吞口水,问黄阿婆:“阿婆,你们家这种老苋菜梗还有吗?能不能都送给我?”

  “院子里还有几十棵呢,想要的话拿去就是了,反正拔出来也是丢掉的。不过,你要这个做什么?这个苋菜梗太老啦,拿去剁碎了喂鸡,鸡都不肯吃的。”黄阿婆诧异道。

  “嘿嘿,这个做好了,可是新鲜苋菜都比不得的绝世美味呢~” 姚亦昕得意地卖了个关子,叮嘱黄阿婆不要自己去拔那些苋菜梗,他则抱着一堆苋菜梗飞快地跑回家,叫了牛二叔他们来黄阿婆家帮忙整理菜地,顺便将拔出来的苋菜梗捆好了带回来。

  “记住啊,头和根须可以去掉,叶子也不要,但是这菜梗一定不能碰坏了。”姚亦昕反复叮嘱道,最后想想不放心,干脆直接跟过来监工算了。

  黄阿婆大概真的很喜欢吃苋菜,院子里种了不小一块地,拔出来的苋菜梗差不多能有一百多斤的样子,足够姚亦昕拿来做霉苋菜梗了。

  要说国师大人最近真是霉运当头,要是这个时空也讲究星座上的水逆的话,他老人家这水逆的标准,估计都够得上洪水级别的了,好不容易连夜赶路来到姚家村,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其臭无比的植物腐烂的味道,差点将他熏了个跟头!

  “小刺……姚亦昕!你这是在做什么?”勉强在一阵恶臭中站稳了,国师大人一边掏出帕子牢牢捂住鼻子,一边留神去看,恰好看到姚亦昕正带着人在院子里开一个陶罐,方才那股恶臭,不必说,定然是从这陶罐里散发出来的。

  “我在做好吃的呢,”姚亦昕正在留神检查霉苋菜梗的发酵情况,听到身后有人在问话,自然而然的就接了一句,随即觉得不对劲,这声音听着很耳熟啊!

  果然,一转身,就看到他那位前夫捂着鼻子远远站在院子门口,看着他手里的霉苋菜梗,那表情,就好像洁癖患者看到了一个半年没洗的马桶一样,要多嫌弃就有多嫌弃!

  “嘿嘿~这东西叫做霉苋菜梗,你别看闻着臭,等我蒸熟了你尝尝,保管鲜得你舌头都吞下去!”姚亦昕非常恶趣味地端着一碟刚盛出来的霉苋菜梗走向国师大人。

  国师大人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几步,一脸警惕地看着姚亦昕和他手里那个散发着恶臭味的盘子。

  “好啦好啦,不逗你了。”姚亦昕看到前夫的脸色已经从刚开始的铁青变成了青白色,也知道这位大概是真受不了霉苋菜梗的那股味道,命人将手里的盘子端到厨房去,又招呼人将那坛子腌好的霉苋菜梗重新盖起来放到厨房去,这才看向国师大人。

  “最近没听说边关有战事啊,你怎么又回来了?”

  生化武器终于拿走了,国师大人脸色瞬间舒缓了许多,听到姚亦昕的问话,顿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北方遭遇百年难见的旱情,各地郡府的奏报说北方灾民都已经南下逃荒了,难道你们这里竟没有吗?”

  “怎么没有?我家里二三十号人,都是北边逃荒下来的呢,现如今正在我们家做雇工。怎么?朝廷救济不了,还不准咱们老百姓收留灾民了?”

  苏念白眉头一挑,没想到这小刺猬离开苏家,这么快就变得牙尖嘴利了,还是说,他从前在苏家那副乖巧懂事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

  不过,姚亦昕向来性格随和温顺,能让他气成这样,想必,南下灾民的情况,只怕真的已经很严重了吧?

  想到这里,苏念白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青江县如今南下的灾民很多吗?朝廷不是已经急令各地开仓放粮了吗?怎么?青江县县令竟然没有开仓吗?”

  “开仓放粮?那也要有粮才行啊!”姚亦昕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你自己想想,今年北边战乱,边关附近的官仓,是不是都被调了大批军粮去支援边关?如今尚未到秋收时节,夏粮又没剩多少了,官仓里冷清得连老鼠都快饿死了,还开仓?放什么?放老鼠吗?”

  “噗呲~”苏立春跟在他们家大人身后,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笑喷了出来。

  他家国师大人也是走到一半才想起来,今年为了预防战事,从边关各郡府调运了大批军粮支援前线,后来战事消弭,朝廷自然也不好意思把已经分派下去的军粮再收回来,索性就当做今年份额内的军粮算了。

  只是,朝廷上下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年北方会遭遇这样罕见的旱灾,地方上秋收的粮税还没收上来,储备粮不足,各地临时调运又需要时间,可是,灾民们却是一天都熬不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晋江跳出来的生日祝福,被暖到了,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算是我在晋江写文的第二年了,希望可以一直一直写下去,也特别感谢一直支持我不嫌弃我进步慢的大家,爱你们!

  祝我自己生日快乐吧!还是那句话,礼物贵不贵,不用旁人叽叽歪歪,我都可以自己买,不需要别人挑剔什么,人生苦短,还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才好。

  第46章 和离第46天

  因为国师大人抵死不肯吃霉苋菜梗蒸豆腐, 在全家上下一致谴责的目光下, 姚亦昕不得不让木柴大叔单独给国师做了几道家常菜,有干蒸的风干兔肉, 有酸豆角炒肉末, 有自家种的小白菜汆的白肉蛋汤, 还有一道农家风味辣熏鱼,配着黄米饭, 吃着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姚亦昕自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好不容易等了这么多天,终于等到自己腌的霉苋菜梗可以吃了,他一大早就命人去镇上买了些老豆腐和豆干回来, 老豆腐切成片, 垫在盘子底下, 上面放一层霉苋菜梗,再舀一勺剁辣椒上去,其他什么都不用放, 大火蒸熟, 闻起来简直喷香!吃一口,霉苋菜梗鲜香无比,下面的老豆腐也十分入味。

  只是,和臭豆腐、榴莲一样,霉苋菜梗蒸豆腐这种近乎黑暗料理的食物,这个时空能接受的真的很少,最起码, 姚家上下,现在还没一个人敢于尝试这种腐烂发臭的霉苋菜梗,白十三更是在姚亦昕吩咐木柴大叔蒸霉苋菜梗的时候,就悄悄溜到了朱爷爷的院子里,请求朱爷爷能赐他一粒解毒的丸药。这样一来,万一姚亦昕吃了那腐烂的菜梗中毒了,他也好及时搭救……

  好在,这颗丹药最终还是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小就吃霉苋菜梗蒸豆腐长大的姚亦昕,肠胃对这种食物的接受度非常高,一个人就吃掉了满满一盘。

  吃完饭,小八那边送来了一个小瓷瓶,说是朱爷爷说了,往后吃了发霉腐烂的食物,就嚼两粒这药丸子,可以清醒口气,还能预防腹泻,姚亦昕无奈,只能挑出两粒放进嘴里。

  这药丸子约莫黄豆大小,吃起来凉丝丝的,还有一股回甘,姚亦昕仔细品了品,大概尝出里面应该有金银花、甘草、冰片、蜂蜜、野菊花之类的,还有一些他就尝不出来了。

  吃完之后,果然嘴巴里的味道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