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看到宋叶把整个酱菜作坊管的井井有条,姚亦昕满意地点点头,并没有去打扰酱菜作坊里面的忙碌,而是绕过作坊,准备去养鸡场那边看看。

  青江县这边的习俗是这样的,秋收过后,农家总会抓紧时间,趁着天气暖和再孵化一批小鸡小鸭,这样,趁着秋收过后田间地头还有许多昆虫和瓜果之类的做饲料,养到年底,正好可以在年关之前出栏一批,鲜活的鸡鸭在年前是很紧俏的年货,镇上许多人家都要买,很多庄户人家,就靠年前这一批鸡鸭卖了钱好过年呢。

  因此,庄子上最近往食铺送的鸡蛋鸭蛋也少了许多,因为自己要留一批可以孵化的鸡蛋鸭蛋做种,姚亦昕想去看看那边孵化的情况怎么样,结果没想到,刚过来就看到两个半大小子抬着半筐子破损的鸡蛋往外倒,脸上的表情又是懊恼又是沮丧。

  “怎么了这是?”姚亦昕皱眉道。

  “啊?少爷!这,这个……”两个小子看到自家少爷,顿时惊慌的差点丢掉手里的筐子,其中一个兴许是害怕被责骂,瞬间眼圈都红了。

  “少爷,唉!这两天晚上温度有些低,咱们暖房里柴禾烧的有些迟了,这一批孵化的小鸡崽子,冻死了不少,都怪我!”鸡舍这边的临时管事是一帮小子里最大的瓜娃,听到自家少爷来了,赶紧过来请罪,原本就算是姚亦昕不来,他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也要回老宅去请罪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损失了上百个即将孵化出来的小鸡崽子,他觉得自己这个管事算是做到头了,准备引咎辞职。

  “这也不能全怪你,没事,都是第一次呢,明年有经验就好了。”姚亦昕倒是不以为意,拍了拍瓜娃的肩膀,这个时空又没有温度计,暖房的温度本来就很难控制,更何况孵化这种事情本来就有一定的失败几率,他很看好做事踏实的瓜娃,因此才将他放在养鸡场这边培养的,做管事的,就是要扛得住事儿,也要经得起失败,瓜娃能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下面的人,这份品格本身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管事了,姚亦昕最满意的还是这一点。

  至于损失了一百多只蛋?

  姚亦昕看了看装在筐子里的那些孵化失败的鸡蛋,不怀好意地笑了:“谁说这些鸡蛋浪费了?等少爷今儿给你们做个好吃的!走,去厨房!”

  姚亦昕也是看到这些孵化失败的鸡蛋,这才想起来上辈子他们那里特别火的一个“土特产”——毛鸡蛋。

  作为“华夏著名黑暗料理”,毛鸡蛋和毛豆腐一样,都是歪果仁来华夏之后不得不经历的一次噩梦级别的体验。

  毛鸡蛋在有些地方又被叫做旺鸡蛋、活珠子,其实就是是孵化不成功的鸡蛋,有的里面还没有孵化出小鸡仔的形状,有的蛋里面则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这种亦鸡亦蛋的鸡蛋孵化物,在歪果仁看起来非常的恐怖,却是华夏人最爱的美食。

  在姚亦昕以前那个时空,他们家乡经常有些闲着美食的老婆婆,守着一个担子、两个煤球炉子,上面两个平底锅,一个里面放着活珠子,就是里面没有鸡崽子的毛鸡蛋,一个里面放着有小鸡仔孵化痕迹的毛鸡蛋。

  还带着蛋壳的毛鸡蛋,就这么放在平底锅上慢慢烘烤,等到蛋壳烤到金黄色,小鸡本身的油脂沁出鸡身,喜欢吃辣的,再加点儿孜然或者辣椒末,吃的时候,剥开蛋壳,撕掉小鸡表面的绒毛,一口咬下去,又嫩又香,好这一口的华夏人欲罢不能,彪悍得敢吃生肉的歪果仁,看到这一幕基本上已经快吓尿了。

  姚亦昕挑了十几个新鲜的毛鸡蛋,先切了些老姜片,加了八角等香料,将毛鸡蛋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把毛鸡蛋清洗干净,,去掉表面的脏东西,再敲碎蛋壳,等到沥干水后,放在一个平底锅里慢慢烘烤,一边烤,一边撒一些盐末和孜然,一股奇异的鲜香渐渐弥漫出来。

  “这个味道好香啊。”瓜娃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农村的娃娃们是不会害怕毛鸡蛋这种东西的,淘气的时候,谁没去林子里抓麻雀烤过啊?只是没有人想到这种还没孵化出来的毛鸡蛋也能烤着吃罢了。

  既然没有甚么心理阴影,那就好办了。

  姚亦昕将烤好的毛鸡蛋一人分了两个,众人就这么拿几片树叶子垫着,蹲在厨房门口香喷喷吃吃起了毛鸡蛋,看得后面跟过来的白十三五官都快扭曲了。

  作为一个洁癖患者,白总管看到毛鸡蛋的瞬间,就感受到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作者有话要说:  猜中的宝宝们请查收红包,没错!就是毛鸡蛋!尤其是孵出小鸡那种emmm~

  大家都吃过吗?我们这里夜宵摊上烤毛蛋真的点单率超高的!

  本章纯属恶搞,依稀记得当年参加中德友谊会的时候,带德国的小伙伴们去感受“本地民间特色美食”,德国小伙伴看到毛鸡蛋时那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2333

  总感觉经历了毛鸡蛋的灵魂暴击之后,再带他们去体验豆腐乳,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哈哈哈!

  第73章 和离第73天

  “十三?你怎么过来了?快点来尝尝这个,好吃!”看到白十三远远站着不敢靠近, 姚亦昕顿时眼珠子一转, 一脸坏笑地从锅里夹了一个烤得喷香的毛鸡蛋,放在干净的树叶子上递过去。

  “等等!”白十三满头大汗地往后退了好几步, 好像姚亦昕手里拿着的是什么要人命的鹤顶红一样。

  “放心吧,这个毛鸡蛋烤熟了很好吃的, 也就看着吓人, 十三你尝尝再说嘛。”姚亦昕好像一个热情的小贩, 努力向每一个路过的顾客推销自己摊子上的美食。

  然而“路过的顾客白总管”并不买账。

  白十三不动声色地又退开几步, 这才捧着手里的一叠文书,遥遥递上解释道:“少爷, 黄家村迁移户籍的事儿已经办妥了,这是县衙的移交文书, 咱们还要带着黄家村的户籍册子, 命人去黄家村的原籍跑一趟, 等那边迁出的手续办好了,再带回来落户就可以了。”

  “这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好了, 老宅那边守着的不是还有好几个人吗?随便派两个过去把这事儿给办了,你们都是国师府的人, 想必那边的县衙也没有敢不卖国师府面子的胆儿, 不必特意汇报了, 来来来,先吃东西!”姚亦昕执意要将白总管发展成毛鸡蛋的新客户。

  白十三面色苍白地退到了墙角,眼看着退无可退, 索性一咬牙,一个翻身跳到墙上,匆匆拱手道:“少爷,小的先去办事儿了,这毛鸡蛋如此鲜美,还是少爷您留着慢慢享用吧!”

  说罢,竟然还用起了轻功,一溜烟地就跑的没影儿了,这可真是“那啥急跳墙”了。

  厨房门口蹲着的围观吃毛鸡蛋群众顿时哈哈大笑,他们来到姚家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白总管如此面如土色惊慌失措的一面。

  调戏白总管失败,姚亦昕笑着摇摇头,转身拍了拍手,让瓜娃将养鸡场这边孵化失败的毛鸡蛋,往后每天有多少新鲜的都送到老宅那边去,这才往鸭睡会儿那边走去。

  自从养鸡场这边规模扩大了之后,鸭舍就搬到了靠近河边那块地上,那里的几亩地原本就比较贫瘠,夏天山洪暴发还容易进水,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姚亦昕索性命人在那里种了许多的茭白,平日就让鸭子们在里面觅食嬉戏,地头上盖了几间茅草屋,拿来做鸭舍和看鸭子的人住的屋舍。

  本地人其实不太喜欢吃鸭子,嫌弃这玩意儿有股去不掉的骚味儿,只有一些有独门秘方可以去除这种味道的大户人家或者酒楼之类的,才会采买了回去做菜,大部分时候养鸭子都是为了卖鸭蛋的,咸鸭蛋可是很多人家都喜欢吃的。

  看鸭舍的是黄家村两个义兄弟,这两兄弟如今都是孤家寡人了,家里人因为遭了兵灾都死光了,如今就剩下他们俩,姚亦昕听说他们俩打算等攒了钱就盖两间草房子成亲,将他们俩安排在鸭舍这边,也算是给这对义兄弟提供了一个“夫夫房”了。

  这个时间,鸭舍的鸭子正在茭白丛里觅食,兄弟俩也没闲着,正在打扫鸭舍、捡拾鸭蛋,准备攒起来,等晚间的时候一起送到庄子上的小作坊里,腌制成咸鸭蛋,供给姚家食铺做食材。

  姚家养了好几百只鸭子,每天光是鸭蛋就有两三百个,多的时候四五百,不过因为姚家庄子上腌咸鸭蛋的方子是姚亦昕提供的,加了许多前世的手法,腌出来的咸鸭蛋个个冒油,非常香,很多人去食铺吃了之后,一次都要买十几个带着走,因此颇有些供不应求,兄弟俩正打算抽空去找姚亦昕申请一下,看能不能再多给他们几个人、几亩地,他们好扩大一下养殖规模。

  没想到姚亦昕竟然亲自来了鸭舍。

  兄弟俩赶紧从鸭舍跑出来,洗干净手,将自家少爷迎进屋子。

  别看鸭舍简陋,但自己住的屋子,却被兄弟俩收拾得很干净,没有茶叶,兄弟俩只能倒了一杯冲泡好的六月霜奉给姚亦昕。

  六月霜这种廉价易得的凉茶,现在也成了整个姚家村村民的新宠,连鸭舍都备上了。

  听到兄弟俩说食铺那边经常催着要鸭蛋,希望鸭舍可以再扩大规模这个提议,姚亦昕也觉得很有道理,就他们家食铺如今的人气,别说一天两百个咸鸭蛋的供应量了,再增加一倍只怕也不够,上次姚亦昕就听黄耘说了,说是有个外地的船客去他们食铺用膳,吃了咸鸭蛋特别喜欢,一口气将他们食铺当天剩下的一百多个咸鸭蛋全部买走了,对于这些穷得只剩下银钱的船客们来说,三文钱一个的咸鸭蛋,就算买上一千个,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几杯酒钱的事儿。

  “行,我记得咱们家作坊这次招工,有几个因为年龄没到的缘故落选了,看管鸭舍这种事情也不需要多大的体力,回头你们去找宋叶,让他把那几个落选的叫过来,你们看看,合适的话就一并雇佣了来帮忙,采买鸭苗的银钱也从账上直接支取,和白总管说一声就是。”

  “鸭舍这边的房屋只怕是不够了,不行就先和他们说,晚上依旧让他们回家去住,等到咱们这里的新屋舍盖好了,再安排他们值班守夜,今年守夜的事儿还是要靠你们俩多辛苦一些。”

  “不辛苦不辛苦!”兄弟俩连连摆手,说实话,真要安排几个陌生人住到鸭舍这边,他们反倒是有些不方便呢,毕竟是未婚夫夫,晚上的夜生活总是比单身的小子们更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