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当然了,对外,白总管的解释是少爷受了风寒,不能见风。和姚亦昕坐在一起的,除了苏家二老之外,还有朱爷爷和黄阿婆、花娘子等人,身为妖兽,虽说他们之中有的确实不需要冬眠,但是动物的本性就是这样,天寒地冻的时候除了觅食基本上不喜欢出来溜达。

  不过,虽然不能出门,但这也完全不影响姚亦昕对于年夜饭的执着。

  苏家二老这次过来的时候,带了许多年货,其中就有好几大篓子的海鲜,都冻在冰块里,虽说这样确实能保存一段时间,可是海鲜冷冻的时间太久了味道也会不好吃的,姚亦昕琢磨了一下,姚家村不靠海,很多人可能都没吃过海鲜,索性都拿出来,和木柴大叔研究出了许多海鲜菜式。

  其实海鲜还是原汁原味的更好吃,姚亦昕以前吃过一道清水煮贻贝,刚从海里捞起来的新鲜贻贝,就这么直接放在锅里加水煮熟,味道特别鲜美,但是,吃不惯海鲜原味的,第一次这么吃肯定不会觉得好吃。

  因此,姚亦昕和木柴大叔商量了一下,决定用做河鲜的方式来做这些海鲜,一来,河鲜传统的红烧、炖汤、油焖等烹饪方式本地人比较容易接受,二来,苏家伯伯带来的海鲜都是冷冻过的,其实并不适合做鲜食。

  海鲜佛跳墙、辣椒炒贻贝肉、红烧章鱼、蒜蓉粉丝开背虾、水煮小鱿鱼、红烧大黄鱼、剁椒海鱼、上汤鱼丸……连主食都做了好几道,什么虾仁鲜肉小馄饨、贝肉煎蛋饼、鱿鱼火烧、鲅鱼饺子等等。

  这其中,最让人惊艳的,莫过于那道海鲜佛跳墙了,各种海鱼、鲍鱼、海参、竹节虾、皮皮虾、海螺、海贝等等,琳琅满目地码放在一起,为了在做的时候不影响各自的口感,都是按照品种单独做好了,再一层一层地码放起来,然后就是重头戏了:用精心熬煮出来的海鲜汤,一遍一遍地浇上去,直到整锅海鲜佛跳墙都浇透了,最后吃的时候,上大火蒸热,对于喜欢吃海鲜的人来说,这样满满一大锅能吃到几十种海鲜的海鲜佛跳墙,简直就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屋子里在吃海鲜佛跳墙,屋子外面,姚家的前院大厅里,也是人来人往的,今天是大年夜,姚亦昕特意让白十三拨出了一笔银子,给家里辛苦了大半年的工人们置办了一桌年夜饭,每桌都是六道凉菜十二道热菜两个汤羹外加两道主食,菜单是木柴大叔提供的,大伙儿一起帮忙,热热闹闹地做出了十几桌丰盛的年夜饭。

  不管是黄家村的,还是姚家村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吃上这么一桌“山珍海味”,别的鸡鸭鱼肉就不说了,单单是菜单里的羊肉、牛肉和海鲜,很多人活了半辈子都没吃到过,不由得老泪纵横又感慨万千。

  相比之下,倒是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在白总管的大力洗脑之下,这些年轻人相信,只要他们踏踏实实跟着自家少爷干,早晚有一天,他们也能像曾经仰望的那些土财主一样,用自己赚的银钱,置办一座青砖大宅院,再买上一百多亩良田,舒舒服服地过上地主才能过的舒坦日子!

  “诸位!闲话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伙儿忙到现在也饿了,我就说两句,第一,多谢大伙儿今年辛苦帮衬咱们姚家,第二,明年庄子上和作坊里只会比今年更忙,大伙儿放心跟着咱们姚家干,你们有多努力,赏银就有多少!”姚亦昕穿得毛绒绒的跟个大号毛团子一样站在屏风前面,旁边左右各三个大火盆子,看起来确实是一副得了风寒的样子,其实少爷他只是担心周围环境太冷了,突然大变活人变成一个毛刺团罢了。

  “来!白总管,趁着还没开饭,大伙儿还没喝高了,赶紧先把赏银发下去!”姚亦昕挥挥手,白十三立刻指挥几个力气大的下人帮忙,抬了满满五个大筐子的铜板出来,上面一层的铜板闪闪发亮,一看就是刚从钱庄换出来的新钱。

  大元朝有个习俗,就是每年过年前,都会将前一年用旧了或者磨损过度的铜板重新回炉,做成崭新的新铜板,由各个钱庄换回去,放在柜台里,等着新年的时候,各家各户拿着银钱来换新钱,作为新年红包或者打赏之类的。

  姚亦昕小时候也经常看到爹爹们换新钱来打赏,今年家里人多了,担心新钱不够,姚亦昕干脆直接让白十三去找了衙门里管事的,走关系换了足足五百两银子的新钱,一百两一筐子,人家换钱是按个数,他们姚家是直接上称称!

  “管事们去年一年辛苦了,先来领取赏银,姚家食铺管事黄耘,赏新年利是外加食铺赏银共计三十六两!”

  “嚯!!!”众人瞬间惊呆了,黄耘不过是当了小半年的食铺管事,赏银竟然有三十六两!这都能抵得上以前他们整个黄家村全年的积蓄了。

  “姚家酱菜作坊管事宋叶,赏新年利是外加食铺赏银共计四十八两!”话音刚落,坐在下面的宋茗大叔激动地捂住了胸口,他儿子这是发达了啊!才去作坊当管事不到三个月,竟然就赚回来四十八两,加上每个月的月钱和加班费,这三个月就赚了将近一百两银子!

  宋茗大叔泪眼滂沱地看着自家儿子上去领赏,心里对于宋叶不肯做少爷小侍的那一丁点惋惜,已经彻底消散了,儿子说得对,做人家小侍的,再得宠,终究也没有正室的体面,与其一生荣辱系于旁人,倒不如趁着年轻自己拼一把,自己挣钱自己花,还不用看别人脸色,多么硬气!

  这一次,宋茗大叔终于欣慰地笑了,而旁边的其他人已经彻底呆了。因为,接下来,从副管事到小组长再到普通工人,最低的也有五两银子的赏钱,这是他们从前一家人辛苦挣扎一整年都没有办法赚到的银钱。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热乎乎的,前一刻在他们眼里最有吸引力的丰盛年夜饭,现在几乎已经被众人遗忘了,一顿年夜饭算什么?只要踏实跟着自家少爷干,往后有的是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第82章 和离第82天

  要说宋叶不到三个月就能拿到四十八两的赏银,包括黄耘在内, 大伙儿都是服气的, 别看宋叶是个小郎君,可是做起事来却比一般的汉子还要拼命。

  酱菜作坊也是赶上了好时机, 北方入冬早,许多地方都没有新鲜蔬菜吃, 就靠着酱菜过冬呢, 结果, 原本姚亦昕预备的做酱菜的材料, 只够供应军营和他们家食铺的,可万万没想到, 不但军营收到第一批酱菜之后强烈要求再额外增加两批酱菜的订单,就连食铺那边, 每天也是一两百份的出货量, 这还是限购的结果, 已经有好几家杂货店的老板找到黄耘,希望从他们家酱菜作坊大批量进货了……

  就这样, 姚家酱菜作坊几乎将整个青江县境内能采买的蔬菜都采买回来了,才勉强凑够了供给军营那边的订单, 至于自家食铺, 更是早在半个月前就彻底卖断货了。为了凑出这一大批酱菜和腌菜的订单, 宋叶带着整个作坊的人加班加点,最累的时候好几天都直接住在作坊那边,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 整个人都累得快要虚脱了,不过精神倒是一直都很好。

  其实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奋斗目标,整个人都跟打了二斤鸡血一样,恨不得整个人都扑在事业上,从前宋叶只知道自己不想一辈子都靠着一个男人的宠爱活着,直到他来到姚家,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想要的独立,也并不是特别难的事儿,他愿意比一般的汉子们更拼,只是因为他知道,以他的出身和身份,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让那些人心服口服!

  而现在,他真的做到了!姚亦昕用实打实的赏银告诉所有人,作为姚家的主子,他认可了宋叶作为作坊管事的实力和能力!

  这天晚上,整个姚家年夜饭的气氛彻底被这满满五大筐的赏银给点燃了,酒菜管够,喝醉了可以直接住在姚家原来的下人房里,不喜欢喝酒的就帮忙热酒热菜,喜欢喝酒的更是喝的酩酊大醉,多少年了,他们没有像这般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顿了,活的像个体面人一样地吃着十八道菜的酒席!

  而这一切,都是他们家少爷赐予的。

  看到这一幕,苏家二老也是感慨万千。

  他们本以为,离开了国师府,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生活过的姚亦昕会过得潦倒甚至惨淡,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实在不行,就在墨竹山庄附近单独给姚亦昕置办个宅院,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昔日好友唯一的儿子活的那般潦倒。

  可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不过几个月没见,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这个修为低微的小刺猬,竟然真的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撑起了整个姚家,看样子,很快就要超越之前姚家夫夫,成为青江县的新晋富豪了。

  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长了几副玲珑心肝,那数不清的美味佳肴,还有那些美味的香辣酱和各种口味的酱菜泡菜咸菜什么的,不但在整个青江县十分有名,以至于短短半年,但凡提到青江县,外面人想到的第一个印象,竟然就是“青江县码头有个姚家食铺特别好吃”……

  苏家二老觉得有些欣慰,又有些失落,这样看来,他们想劝姚亦昕和自家儿子破镜重圆,看样子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了呢。

  “无妨!到时候我们就这样……”胡青杨转了转眼珠子,凑到苏梦泉耳边耳语了一番,夫夫俩相视一笑,贼兮兮地捂住了嘴巴。

  一顿年夜饭吃到跨年,第二天大年初一,姚亦昕躺在被窝里赖床,白总管出面,招待酒醒后前来拜年的人,一番忙乱,大年初一就这么过去了,因为除夕夜大伙儿都很累,所以初一的三餐都是送到各自的房间里单独吃的,朱爷爷更是一直睡到午后才醒过来。

  年初二开始,按照习俗,大伙儿都开始相互走亲戚了,姚家没有别的正经亲戚,不过,姚亦昕还是让白十三带了早就准备好的各色礼物,到村子里走了一遍,几个族老家里、黄阿婆、花娘子,还有其他村民家里,都送了些新年礼物过去,都说少爷风寒还为痊愈,有白十三这个总管代为拜年,倒也不算失礼。

  有几个和姚家关系不错的,听说姚亦昕风寒还没有好,还特意上门探望了一番,带了自家做的炸果子和腊肉之类的。这其中,有一户人家送的拜年礼物最为新奇:竟然是满满两鱼篓的田螺!活的!

  这种天寒地冻的天气,能抓到活的田螺可是真不容易,入冬后,田里的田螺都钻到泥巴里去了,特别难挖,田螺因为吃的人少,卖不上价格,也没人会大雪天的挖开淤泥去找田螺,因此连市面上也没得卖的。

  不过,姚家村的人都知道姚家少爷喜欢吃田螺,夏天的时候还出铜板收田螺呢。这来送礼的,本是姚家村土生土长的族老家的堂弟,这户人家只有一个独生子,从小宠坏了,眼高手低的,读书不成,庄稼活也不愿意做,一直在家里吃闲饭,俗称啃老,虽说家里人不嫌弃,可这样不成器的男人说亲都很难,这可急坏了一家人。

  等到姚亦昕回到姚家村之后,没多久就在村子里大刀阔斧地开始创业,那族老迫于亲戚关系,腆着脸找到姚亦昕,想为他那不成器的侄儿寻个出路,恰好姚家农庄那边有个鱼塘,姚亦昕听说这位老乡特别喜欢钓鱼,索性就将人安排去管了鱼塘。

  没想到这原本在村里人看来吊儿郎当的家伙,竟然真的有一手养鱼的绝活,大概是经常钓鱼,熟悉鱼虾的习性,将姚家的几亩鱼塘料理得妥妥当当的,前天吃年夜饭的时候,竟也得了八两银子的赏银,这可是自家孩子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可把族老一家给激动坏了,恨不得把那八两银子的铜板供起来。

  这不,听说姚家少爷这几日得了风寒,胃口不太好,管着鱼塘的这位硬是挖开了鱼塘边的淤泥,好不容易凑到了两篓子的大个田螺送了过来,说是请少爷吃点儿素日里爱吃的,说不定就能开了胃口。

  这活的田螺冬天里实在是难得,姚亦昕也不好说拿钱买,毕竟人家是诚心诚意送的拜年礼,因此特意让白十三送了两坛子苏家二老送的好酒过去,说是大冷天的抓田螺恐怕受了寒气,特意送两坛子酒过来驱驱寒气。

  别看冬天的田螺不如夏天肥美,可肉却劲道许多,将田螺放在清水里养上两天,吐干净泥沙,油锅烧热,用花椒、蒜头、干辣椒末、姜丝等煸出香味,将洗干净剪掉尾部的田螺放进锅里爆炒,加盐、黄豆酱调味,最后倒入熬好的骨头汤,慢慢熬煮到入味,中间可以加入一些豆芽,等到汤汁收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视个人口味加入葱末或者香菜之类的调味,一锅香喷喷的香辣田螺锅仔就做好啦。

  虽说为了避免变成毛刺团躲在屋子里装病,可实际上并没有生病的姚家少爷,一个人美滋滋地捧着一大锅香辣田螺锅仔,拿着一根竹签子,就着自家酿的青梅酒,吃的额头都快冒汗了,田螺肉这个季节非常的有嚼劲,一口田螺一口酒,姚亦昕吃完就决定了,明年就给这位擅长养鱼挖田螺的兄弟涨工资,再想办法多开两个鱼塘,这样往后每年冬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田螺锅仔啦!

  因为这次送的田螺不少,苏家二老那边也送了一份香辣田螺锅仔,和以前吃的酱爆螺狮不一样,这田螺锅仔是拿上好的骨头汤加了参须熬出来,然后慢慢炖入味的,田螺肉又劲道,比酱爆螺狮好吃一百倍!苏梦泉不必说了,一顿饭筷子只顾着朝田螺去了,就连最嫌麻烦的胡青杨,也忍不住拿着竹签子吃了好多田螺,田螺个大,和小螺蛳不一样,一口嗦不出来,想吃到里面的螺肉,必定得借助竹签子,俩人吃完之后,满手都是田螺的味道,还是姚亦昕命人拿来了绿豆磨成的末子给他们洗手,这才洗干净那股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