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是的,赶来支援的将士们很多,一些北地过来的将士们很少吃海鲜,上次有伙头兵在处理海虾螃蟹的时候,不小心被刺破了手,肿了很久,况且那些海物料理起来也非常耗费时间,索性就用你们做出来的那个海鲜调味料,做些面疙瘩或者面条出来,反倒比寻常的海鲜更加方便好吃。”苏念白耐心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倒是忘了提醒你了,处理那些海虾螃蟹之类的海产品确实要小心,万一被刺破了伤口感染,只怕还会让人没命。”姚亦昕赶紧补充道。苏念白这么一说他也想起来了,上辈子好像就有新闻说过,说是有家庭主妇在处理活虾的时候手被刺破感染差点截肢,实在是可怕!

  尤其是一些从来没有来过海边的人,只怕对那些海产品携带的病菌就更没有抵抗力了,这个时空可没有什么抗生素之类的,伤口感染可是能致命的。

  将其中的厉害细细解释了一遍,苏念白也很重视,当下就命人将姚亦昕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写了布告张贴出去。

  “让大伙儿再忍忍,我那边的新作坊很快就可以大规模产出各种加工好的海产品了,到时候不单单有各种海鲜调味料,还有海鲜拌饭酱、虾酱、麻辣鱼干、烤鱼干、烤大虾之类的,只要你们供给的海鲜足够多,我那边肯定能供得上!”姚亦昕拍胸脯保证道。

  “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苏念白担心地看了看姚亦昕,总感觉这小刺猬好像瘦了。

  “还好啊,我还有十三呢,十三做事很利索,办事也可靠,而且最近因为封锁海岸线的缘故,城里城外好多渔民家里都闲着没事呢,正好可以来帮忙做些海鲜粗加工。”姚亦昕对于自己能帮到这些渔民很开心。

  那些渔民往常下海打渔,每日也不过收获几十文钱,偶尔几次难得打到值钱的海货,刨除码头那边的一些孝敬之外,还会有些本地的混混来打秋风,一来二去的,其实也赚不到多少,反倒是这几日在姚亦昕的新作坊做工,不过是坐在那里处理一下食材,每日就有二十文钱的收入,而且还包中午和晚上两餐饭,光是这一项就省了家里好大的一笔支出呢。

  苏念白闻言顿时心塞不已。

  白十三是他亲手送到姚亦昕身边的,可是,现在看来,他好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没听到姚亦昕叫白十三是非常亲昵信任的“十三”,叫他的时候还是生疏客气的“苏世兄”吗?

  气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此文完结遥遥无期的亲们,大家放心,这本书大概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就会完结了,然后开《舌尖上的魔族》那本,至于结局,原本是想看看大家意见的,不过大多数都说让我坚持原来的设定,那就尊重大多数人意见吧哈哈,下一本应该会比这一本短一些,大概30万字左右的小本,轻松向,年底了,不写沉重的话题了哈哈。

  第109章 和离第109天

  确定了军营这边确实更需要这些方便调味的海鲜调味料之后, 姚亦昕放下心来, 回头就让白十三张贴布告, 招募更多闲散的劳动力,暂时失业的渔民优先,这些人虽然很多并不会做菜,但海边长大的渔家人,处理各种海鲜食材却是驾轻就熟的,让他们帮忙将那些鱼虾螃蟹贝壳之类的处理好作为制作调味料的食材, 还是非常容易的。

  这期间,最难受的莫过于苏梦泉了。

  眼睁睁看到海鲜调味料这般堪称暴利的新奇货物却没办法通过苏家商行高价卖出去,简直心塞!其心塞程度,不亚于眼睁睁看着自己和五个亿的巨额彩票只差两个数字!

  姚亦昕不知道这种调味料的暴利之处,他知道啊!这天底下, 可不是每家每户都请得起名厨的,大多数人家,哪怕是乡间富户, 也多是由家中主妇主持中馈, 顶多买个烧火小厮。做出来的饭菜味道自然是不如酒楼里和大户人家家里的大厨了。

  苏梦泉受到姚亦昕等人研发出来的海鲜调味料的启发, 属于吃货的灵魂瞬间觉醒,突然就想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将一些大厨自己研制出来的调味品变成海鲜调味料这样的粉末状, 放在苏家商行中售卖。

  这样一来,那些请不起大厨的人家,便可以出钱买一些现成的调味料, 只要食材新鲜,放入调味料之后,虽说肯定不如大厨亲手做的好吃,但味道肯定会比他们自己做的要好。

  想到海边那些廉价到几乎不需要多少铜板的不起眼的小海鲜,财迷苏梦泉的老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可是,这海鲜调味料原本就是姚亦昕带着人做出来的,苏梦泉再财迷也做不出剽窃晚辈创意的事儿,不过,他已经决定了,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他就劝姚亦昕干脆将这个作坊扩大,专门做各种调味料,找不到销路?这个完全不是问题啊,苏家商行遍布大江南北,有的是地段好位置上佳的铺子可以给他用!

  甚至于,苏梦泉想将姚亦昕作坊里产出的各种调味料全部包圆了,统一放在他们苏家商行里售卖,到时候价格由他们定,必然不会让姚亦昕吃亏的。

  姚亦昕也正好有事想找苏梦泉呢。

  苏念白已经召集了大批生活在陆地上的翼族,请求他们协助寻找海妖残余势力的老巢,双方暂时陷入了胶着状态,姚亦昕安排好了作坊那边的事情,自然也想到了等大战结束后,作坊里产出的那些调味料和各种酱料、海鲜干货的销路问题。

  其实如果产量不大的话,他们家自己的食铺就能消化掉了,只是他一心想帮帮这些贫苦的渔民,一不小心就把摊子铺得太大。现在,城里已经有了三处新开的作坊都是他们的了,调集了全城的闲散劳动力,才勉强足够将这三个作坊运转起来,听说已经有很多作坊的工人找到管事的央求了,说是即便战事结束,只要作坊还要做工的,他们一定来。

  别看作坊给的工钱不算多,但实际算下来收入可比他们往日出海打渔多得多了,出海打渔要支付码头的各项杂税和盘剥,还要自己修补渔船渔网之类的,运气不好遇到风暴天气,连人都可能没了,就这样,一年到头他们也攒不下几个钱。

  可是,在作坊干活就不一样了,每天都有二三十文钱的净收入,中午和晚上的饭菜都管饱,什么额外的花费都没有,到手多少就是多少,也不需要缴纳各种捐税,这样的日子以前他们真是想都不敢想。

  渔民们决定死心塌地跟着姚老板干个体户去!

  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各处作坊出货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调味料这种东西,原本用量就不大,现在有各处赶来支援前线的将士们还好,他们作坊里产出的调味料根本不愁卖。

  可是,前线战事总有结束的一天,姚亦昕要想继续将这些作坊开下去,甚至在其他沿海城市开设分厂,销路问题就不得不解决了。

  在这一点上,他和苏梦泉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苏梦泉希望能将姚家调味料引入苏家商行,作为商行的一大特色售卖;而姚亦昕也迫切需要苏家那些遍布大江南北的商行帮他铺货,就像前世那些家常调味料都喜欢入驻超市货架一样,这样对他而言才是最省事的。

  况且,姚亦昕很有自知之明,他能有如今的这些成就,靠的不仅仅是他前世的那些记忆,更多的还是有苏家这棵大树让他靠着乘凉,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受了人家的恩情,自然也要回报一二,尤其是苏伯伯和胡伯伯一直都对他很好,他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回报他们。

  这天上午,恰好巡逻队那边送了许多新鲜的海鲜,自从知道姚家少爷在城里开办的作坊出银钱收购各种大小海鲜之后,这些巡逻队的倒是趁机小发了一笔,渔民们畏惧海妖和禁海令不敢下海,他们每日却是必须要去海边的,甚至于有时候还要跟船去近海搜寻海妖的踪迹。

  以前这种巡海的活儿危险大,大家都推脱着不想去,可是自从姚家作坊开始收购各种海鲜之后,主动去参与巡海的士兵们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巡逻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儿,尤其是巡海,茫茫大海上,有时候乘船很远连个小岛都看不到,闲着无聊的时候,拉几网海鲜上来,运气好弄些名贵海鲜,运气差的,那些小海鲜卖到姚家作坊也值不少钱呢,而且这笔钱几乎可以说是白拿的,根本不费工夫。一来二去的,不但姚家作坊有了充足的货源,连市面上也渐渐开始有了新鲜的海货供应,只不过价格依然是昂贵的,因为禁海令还没有解除,大批的渔获是不可能有的,将士们打仗是把好手,可是说到打渔,到底不如海上的渔民有经验。

  这天,巡逻队依然是将最好的海鲜挑选了出来,让人送到苏家别院,没错,如果说整个大元都是国师大人的粉丝俱乐部的话,那么军中绝对是粉丝群里面的vip专属群,几乎个个都是国师脑残粉,打到什么好吃的稀罕的渔获了,不必说,定然是宁可不卖钱也要先送来给国师大人品尝!

  于是,沾了国师大人的光,姚亦昕可以说是一文钱都没有花,每天就有用不完的海鲜做食材了。当然了,他也没有这般贪心,每次只取自己需要的,剩下的都让人送到大厨房,再吃不完就送去军营和将士们分享。

  这天的海鲜品种很多,想到自己要请苏家三口吃饭,姚亦昕索性每样都挑了些上等的新鲜食材,准备做一桌海鲜火锅。

  海鲜火锅吃的就是一个食材的新鲜度,因此,姚亦昕让人将挑好的几种海鱼片成薄薄的鱼片,取了别院藏的冰切成大块,将鱼片冰镇起来,这样涮锅子的时候鱼片就会很爽滑而且不容易碎掉。新鲜的巴掌那么长的大虾,用剪刀剪掉虾芒和虾须,用竹签子串起来,吃的时候方便用手拿着吃。各种贝壳类海鲜也洗干净吐好泥沙装起来,光吃海鲜营养不均衡,姚亦昕又命人准备了几样新鲜时蔬搭配着一起涮锅子。

  准备食材的时候,姚亦昕顺便做了两锅汤底,清汤比较好做,用准备好的各种海鲜,加上姜片、葱段炒出香味后加入清水炖煮,炒过的海鲜一加汤就很快变成好看的奶白色,然后加入两勺他们自己做的海鲜调味料,因为时间不够就没有加参须枸杞之类的,即便这样,这一锅简单的海鲜清汤也让人闻着就流口水了。

  然而,更让人垂涎的,却是后面做的红汤汤底。

  原本吃海鲜火锅,最好是用清汤汤底,比较能突出海鲜的食材新鲜和鲜美,然而没办法,在姚亦昕看来,吃火锅不上红汤,那还能叫火锅吗?必须得有红汤!这是属于火锅痴迷者最后的底线!

  红汤的准备就更加凶残了。

  姚亦昕先将一大块腌好的牛油放在锅底,加入两大勺菜籽油,慢慢煎出香味后,看到那牛油已经萎缩成一小块了,再准备好的葱姜蒜等各种调味料放入翻炒,中间加入盐、黄豆酱、米醋、白酒、辣椒末等等,最后再将熬煮了一整夜的大骨汤倒进去,煮沸的时候加入三勺他自己做的秘制农家辣油,看着表面一层油汪汪的红汤锅底,姚亦昕瞬间觉得圆满了!

  国师大人和胡青杨对于红汤锅底敬谢不敏,父子俩都属于脑力劳动者,最近思虑过甚,原本就有些着急上火,要是再涮一顿红汤,这个时空可没有马应龙给他们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