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节(1 / 2)





  见此,老太爷脱下脚底的鞋子狠狠向其扔过去,怒声道:“你这个孽子,竟然敢逃,看老子抓到你,不将你打个遍体鳞伤。”

  刘仲修回头大喊道:“大哥,赶紧拦住爹他老人家,千万别让爹有个闪失。”

  闻言,大老爷忙拦住他爹的去路,苦着脸劝慰道:“爹,您老就消消气,二弟刚回来,咱们一家人刚团圆,不值得您这时候动气。”

  老太爷横眉怒目道:“老大,既你这般大义凛然,要不你替他受?”说着脱掉另一只鞋挥向他。

  大老爷一把接过,告饶道:“爹,儿子错了,错了还成,求您放二弟一马,可好?”

  “做他的春秋大美梦吧!”说完,老太爷光着脚跑出去,大骂道:“老子今儿不打死那个孽子,绝不吃饭。”

  大老爷生怕他爹有个闪失,唯有无奈的跟上去,唉!以后这日子该如何鸡飞狗跳啊!

  刘铁跟在老爷身后,轻声道:“老爷,您这般躲着老太爷终究不是回事啊。”

  刘仲修低声怒斥:“不躲着难道被我爹凑到屁股开花吗?这不是让我在众儿女面前丢尽颜面吗?”

  “可是老爷,您也知道老太爷的性子……”不依不饶,怕是不凑到老爷不罢休啊!

  刘仲修猫在花丛中,低声道:“让我想想……”

  刘铁耳力惊人,好似听到老太爷踱步的脚步声,忙耳语道:“老爷,您在此慢慢想,奴才出去引开老太爷的注意力。”

  刘仲修转头,神色感慨的看着他:“关键时刻,唯有你对我最为忠心。”

  刘铁脸色囧然:……蹭的跑了出去。

  刘仲修猫在花丛中,捡起一只树枝在地上画圈圈,眼下这种局面,他该如何破解,老小孩……老小孩,以爹如今的脾性,怕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任何主意,最后刘仲修昂天长叹:“莫非,今日天要亡我……”

  这时,太太身边的王妈妈走过来,低声唤道:“老爷,您在不在?”

  刘仲修眼神四顾瞥了瞥,见左右无人方缓缓站起来,咳了咳沉声道:“有事?”不远处听到他爹的大骂声。

  王妈妈见老爷衣衫不整,头上沾了一片树叶,眼角划过一丝笑意,垂下头敛了敛嘴角的笑容,低声道:“老爷,太太遣老奴过来是为了跟您说,咱们刚刚归家,还未去拜过祖先,不如您先去祠堂祭拜一番,祈求老夫人庇佑您一帆风顺。”

  祠堂!娘亲!

  刘仲修眼睛一亮,整个人容光散发,神色淡定的瞥向她,淡淡道:“夫人言之有理,对了,你告诉夫人,今晚我去她那就寝。”

  王妈妈躬着身子,嘴角含笑的福了福身:“老爷放心,老奴定会转告给太太。”

  待王妈妈走远,刘仲修不顾形象飞快跑去祠堂,刘家历代祖先的排位皆在此处,门外自有老仆在此打理,遂祠堂里终日香火不断,他整理下仪容,恭敬的走进去撩起长袍屈膝跪下,给列祖列宗磕头问安,随后看着他娘的牌位,低声道:“娘,不孝儿子回来看您了。”

  不一会儿功夫,老爷子得到消息,光着脚气喘吁吁的跑到祠堂,只见二儿子跪下蒲团上,看着他娘的牌位不住哽咽,想到早已逝世的老妻,老太爷鼻尖一酸,鼻音道:“孽子,还知道来看你娘……”

  “爹,儿子知晓您为甚打骂儿子,这些年来儿子一直在外为官,未做到为人子该尽的孝道,还让您老为儿子牵肠挂肚,时刻忧心,都是儿子的错。”话及此处,刘仲修看着面前两鬓鬂白,背稍有一点驼曲的老父,抱着他的双膝不住的大哭。

  刘仲修哭的嘶声力竭,在外飘荡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中,犹记离家时,他爹头发漆黑,精神矍铄,如今却已两鬓鬓白,怎能不让他心酸,再想到他爹这些年对他的尊尊教诲,更是悔从心来,哽咽道:“爹爹,您拿鞭子打儿子吧!儿子错了,甘愿被您打……”

  老太爷神色动容,手一松,微微抬起的鞭子啪的落在地上,转而拍拍他的肩旁,酸涩道:“翰文,你终于回家了。”

  “爹,儿子回来了,儿子以后再也不走了,定会守在您身边给您尽孝。”

  “翰文,爹没有多少年头可活了,唯一的念想便是临死之前能看到你。”

  “爹,您不要这么说,儿子心里不好受啊……”刘仲修压抑着哭音,低泣道。

  这时大老爷走进来,跪在蒲团上给祖宗们磕头,随后跪在他爹面前低声道:“爹,如今咱们一家人终于团圆,您再也不担忧二弟了。”

  “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我与你娘此生能有你们这两个儿子,乃生平一大快事!”老爷子望着老妻的牌位,缓缓道。

  别看老二初进家门,他便又打又骂,那也不过是气愤老二离家数载,可心里却尤为疼爱这个幼子,而他也争气,不靠家里的荫庇,弃武从文废寝忘食的读书,终于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那等盛景如何不让他欣慰自豪,想刘家以武起家,如今出了个文状元,满朝上下谁人不钦佩他。

  二人神色激动道:“爹……”

  “你们起来吧!”老太爷走到老妻的排位前,伸手抚摸了下。

  大老爷抹掉眼角的泪水,缓缓站起来小心的搀扶着他爹的胳膊,轻声道:“爹,此处不是话家常的地方,咱们同二弟换个地方说话,可好?”不敢惊扰祖先的清净,还是早早离开的好。

  老爷子低叹一声:“走吧!”

  这时,大老爷从怀中拿出他爹扔掉的布鞋,躬着身子亲自为其穿上,身后立着的刘仲修见此,鼻子酸涩不已,走至他爹另一边,沙哑道:“大哥,这些年辛苦你了。”

  大老爷瞠目:“这是何话?我照顾自己的老子有何辛苦可言?”此番模样,多么神似发火的老太爷。

  刘仲修扯了扯嘴角,苦笑道:“这些年爹爹都是由大哥伺候左右,而我却未尽到一丝为人子嗣的本分,实在不孝的很……”

  老爷子顿了顿身子,猛然开口道:“为君分忧,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怎能只顾小家不顾大局。”

  “爹……”

  “无需多言,爹又不知真的老的头脑不清。”为甚今日见儿子便当着众人的面打他脸面,不过是为了引众人注意,更甚至惹圣上注意,这样儿子入朝为官时,才能引起圣上的关注。

  此言一出,兄弟俩对视一眼,纵使心中万般疑问,也不敢自夺其父原由,最后扶着老父的胳膊慢慢离开祠堂,回到他的院落。

  书房中,父子三人坐在一旁,谈论朝堂上的局面,当今圣上初登皇位不久,老爷子便提出请辞,圣上准许后,便在家做个养养花,养养鱼的不老翁,但每日大儿子下朝总会来书房与他谈论朝堂上发生的事,遂即便老爷子远离朝堂许久,也知晓朝堂上任何风吹草动之事。

  刘仲修缓缓开口:“爹,您说圣上此次招儿子回来,能封我什么官衔?”

  老爷子拿起烟口袋,慢慢将烟丝放进黄铜烟斗里,吸了一口神色淡然道:“左右不过比现在升一品。”

  “儿子也这般猜想。”顿了顿看向大哥,低声道:“大哥可知,弟弟回京途中遇到何人?”

  大老爷摇了摇头:“何必绕弯子,直说便是。”二弟还是改不了文人拐弯抹角的脾性。

  刘仲修淡淡道:“魏廷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