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私库初试云雨(1 / 2)





  第二天, 刘文谦果然开始跟着方长史学东西。皇帝为防止方长史一个人做了诚亲王的先生后拿大,又指了上书房一位侍讲学士每隔一日来教导刘文谦。不指望他学贯古今,至少以后百官们说话时,他能听得懂。

  郑颂贤吃了早饭就去了国子监, 把他送走了, 刘悦薇就往正院去了。

  魏氏正坐在正位上,旁边立着李太妃送来的于嬷嬷。

  刘悦薇进门后, 见刘悦蓁坐在旁边, 再见于嬷嬷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立刻屈膝行礼, “给母妃请安, 母妃安好。”

  于嬷嬷露出满意的笑容,魏氏也微笑着回她,“坐。”

  刘悦蓁见于嬷嬷看着自己, 赶紧起来给二姐行礼,“二姐姐好。”

  刘悦薇还了个礼, “三妹妹今日来的真早。”

  魏氏笑,“她就住在我这院里,能来的不早嘛。”

  于嬷嬷道,“娘娘, 老奴多句嘴, 三郡主十岁了, 可以单独开院子了。”

  魏氏点头,“嬷嬷放心, 她原来在青州时也是单独住的。我好久没看见她了, 先让她在我跟前亲香两天。”

  刘悦蓁开玩笑, “嬷嬷不知道, 因我一向调皮,母妃留我住三天,保证就要嫌我烦赶我走。”

  于嬷嬷连忙道,“三郡主这样活泼,娘娘也能开怀。”

  说话间的功夫,刘悦妍来了,人还没进门呢,声音就到了,“娘,这王府真大,我走过来腿都酸了。”

  一进门,刘悦妍见姐姐妹妹们都看着她,魏氏对她眨了下眼,于嬷嬷那眼神似乎要吃了她似的。

  刘悦妍知道这嬷嬷是祖母给的,专门来教导她们规矩,她对着于嬷嬷笑了笑,走到魏氏面前,行了个在于嬷嬷眼里不大像样子的礼,“给母妃请安,母妃安好。”

  魏氏微笑点头,“坐下说话,你们跟着你父王赶了这么远的路,好生歇息几日。”

  刘悦薇和刘悦蓁起身给刘悦妍见礼,刘悦妍也还礼,于嬷嬷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终于行礼结束,刘悦妍长出了口气,也不敢抱怨,只能岔开话题,“娘,不对,母妃,我回来的时候带着彩凤妹妹一起的,因她肚子大了,我就让她慢慢地走,估计且得一阵子才能到呢。”

  刘悦蓁瞪大了眼睛,“表姐,表姐她怎么?”

  刘悦妍咳嗽一声,“二妹妹,你去年不是答应了上官家小子,把表妹许给他的?你不在青州,我就做主办了婚事,表妹也脱了籍了。我想着表妹是你的左膀右臂,就把她们一家子都带了过来,总能给你跑腿。”

  刘悦薇哦了一声,准备等汪彩凤回来再问。

  魏氏却吃惊道,“怎么,你们都要搬出去不成?”

  刘悦薇看了于嬷嬷一眼,“母妃,昨儿我和官人商议过了。国子监离这里远,官人每日来回辛苦,女儿看了也心疼。我们预备到国子监附近买栋宅子,官人休沐日我们就过来看望父王母妃。”

  魏氏虽然不想让女儿离开自己,也只能同意了,“买宅子的事儿你不用急,我让人先去看,到时候你再挑。这京中宅子贵的很,我再给你些钱。”

  刘悦薇摇头,“娘,我有钱。”

  魏氏又道,“贤哥儿要读书,你家里也没个进项,你那些钱可要攒着呢。”

  于嬷嬷在一边开口了,“娘娘,郡主一年也有二百多两银子的俸禄,内务府会按年发的。”

  魏氏虽然嫌弃钱少,也不能明说,“我们娘儿几个如今好了,不当差还有俸禄。”

  刘悦薇笑道,“娘,您不用担心我,等表姐生过了孩子,我准备让表姐继续把作坊开起来。不管能不能管用,总有个事情做。”

  魏氏点头,“也好。妍儿你怎么也要出去住?庆才又不用读书。”

  刘悦妍就直接多了,“母妃,自从我封了郡主,外头都传您女婿是个靠老婆吃软饭的。虽然我们并不在意人家怎么说,可真哥儿眼见着就三岁了,再过一年多就可以启蒙读书。要是连个家都没有,也不大好。母妃放心,我就住在您这附近,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魏氏听见女儿住在旁边,不再反对,“既然要买宅子,就一起买。买宅子的事儿先不说,趁着咱们娘儿几个都在,咱们好生学一学这规矩上的事儿。在家里怎么样也就罢了,出了门,不能让人家说诚亲王府的王妃和几个郡主,连个礼都行不好,你父王也要跟着丢脸。”

  于嬷嬷笑着回道,“娘娘这才叫识大体,老奴说句不怕娘娘生气的话,如今京中许多人都等着娘娘和郡主们丢丑呢,然后好拿出去说嘴。不是老奴要做个怒目金刚活阎王,这学规矩,若是从小学,如四郡主这样,耳濡目染也就会了。半路出家,非得吃苦才行。”

  魏氏咬咬牙,“嬷嬷,您只管教,照着最难的教。我带头学,这几个丫头要是不听话,你只管打。”

  刘悦蓁搓了搓胳膊,于嬷嬷看了她一眼,刘悦蓁立刻正襟危坐。

  魏氏是个果敢利索之人,立刻就带着三个女儿和于嬷嬷一起学。

  于嬷嬷想到她们是新手,从最基本的蹲身开始。

  别小看一个蹲身,宫里的妃子们做的行云流水,刘悦薇总感觉自己差了些什么。

  于嬷嬷让她们母女四个蹲着不许起来,头上盯着一碗水,谁打翻了水,晌午没饭吃。

  她拿着戒尺边走边说,“诸位主子,今日老奴只当你们是学徒。这学规矩,自然有赏有罚,做的好的,可以先歇着,做不好的,就要继续练。”

  一个上午,母女四个都在练习蹲身。刘悦薇和刘悦妍做的最好,提前到一边歇着了。

  魏氏因为年纪大了,往下蹲的时候不太自然,刘悦蓁年纪小,体力不够,蹲了一会儿,头上的碗就翻了。

  于嬷嬷在她手心狠狠打了两下,魏氏虽然心疼,只能鼓励她,“三丫头,别泄气,娘跟你一起蹲。”

  刘悦薇感觉自己才歇口气,于嬷嬷又开始让她们姐妹练习跪拜之礼。

  刘悦薇一边练习一边心里嘀咕,这皇家臭规矩真多,动不动就要人下跪。她在青州两辈子加起来快六十岁了,除了给父母公婆跪过几次,平常很少下跪。自从回了京城,她感觉自己总是在下跪磕头。

  嘀咕归嘀咕,她还是要好生学。

  上午学规矩,下午学管家和人情往来。这些日子,宗室各家都送了礼过来,魏氏要一一回礼。

  于嬷嬷指点她们娘儿几个按照各家的品级和亲疏远近,一一回礼。

  魏氏一边看礼单子一边感叹,“前儿皇后娘娘补给我们三万两银子,我还觉得好多钱,这样看来,真花不了太久。”

  于嬷嬷点头,“娘娘说的没错,王府里这么多人的开销,人情礼节,哪一样不要钱。还好王爷不大碰官场上的事情,不然人情更多。”

  刘悦妍看的直啧啧,“母妃,如今您家大业大的,这手指里漏一漏,就比以前多了。”

  魏氏合上账本子,“我且得好生学呢,今日辛苦嬷嬷了。不光是我们,家里这些丫头婆子,也请嬷嬷多教一教她们规矩。”

  于嬷嬷点头道好。

  魏氏见女儿们都辛苦了一天,打发她们各自走了,“妍儿和薇儿晚上不用过来了,就在你们自己院子里吃饭吧,这么远的路。”

  姐妹两个立刻喜笑颜开,学了一天的规矩,腰酸背痛的。

  刘悦薇回去后,先自己躲在屋里把于嬷嬷教的又仔细练习了两遍,然后歪在塌上歇息,云锦给她捏腿。

  “郡主,这做个郡主也不容易,学规矩学的这么累,还要四处交际。”

  刘悦薇歪在那里,“交际暂时不忙,等我们搬了家再说。如今住在爹娘这里,我出去送个礼,人家还不知道到底是诚王府的礼还是长乐郡主的礼。”

  郑颂贤今日却回来的很晚,刘悦薇等了他许久。

  他见刘悦薇没吃饭,立刻吩咐云锦,“以后到了时辰,你们就伺候郡主用晚饭,不用等我回来。”

  刘悦薇忙拉着他坐到了饭桌旁,“今日怎么回来这么迟,难道出去喝花酒了?”

  郑颂贤一口饭差点喷出来,“娘子下回说之前打个招呼,我好悬失礼。今日先生多给我布置了一篇功课,我写完了才回来的。娘子以后不用等我,给我留点饭就行。”

  刘悦薇摇头,“那怎么能行,你读书辛苦,我一个人吃饭也没意思。”

  郑颂贤眯着眼睛笑,夹了一块鸡肉塞进她嘴里,“娘子跟岳母说了咱们搬家的事儿吗?”

  刘悦薇一边吃一边道,“说了,娘说先不搬家,让我跟着于嬷嬷一起把规矩学好再放我出去。再说了,买宅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且要慢慢看呢。”

  郑颂贤把她上下看了看,“娘子今日都学了什么?”

  刘悦薇嘟着嘴抱怨,把今日学的东西都挂拉呱了说了一遍,郑颂贤听着都觉得辛苦,“要天天学吗?”

  刘悦薇点头,“可不就是,天天要学的。”

  郑颂贤想了想,“娘子先学一阵子,等咱们买了宅子就搬走。宫里不是给娘子也配了个嬷嬷,到时候咱们自己慢慢学。”

  小夫妻两个吃过了饭,洗漱过后,郑颂贤非要给她捶腿。

  三月的天,晚上已经没有那么冷了。刘悦薇穿了一身普通的睡衣歪在床上,睡衣是银红色的,衬得她皮肤越发白嫩。满头乌发铺满枕头,身上盖了一个被角。

  屋里的蜡烛亮的很,郑颂贤的眼睛更亮了。

  他先捏了捏刘悦薇的脚,“蹲那么久,脚底板都要痛了。”然后捏腿,“腿酸不酸?我估摸着明儿早上起来娘子会腿疼,我先给你推拿一番,说不准能好一些。”

  最后捶腰,“娘子,你要不要趴着,我好生给你捏捏。”

  刘悦薇笑眯眯的,“好啊,劳烦郡马爷了。”

  郑颂贤笑,“伺候郡主,是我应当应分的。”

  刘悦薇翻身趴在床上,双臂抱着枕头,头枕在手上。

  郑颂贤拿捏着力道,重了怕她疼,轻了怕没用处,颇是辛苦。

  刚开始,刘悦薇还和他说话,渐渐地,她不再吭声。郑颂贤感觉差不多了,停了下来想讨些好处,“娘子,夜深了,咱们歇着吧。”

  等了片刻没有回音,再一看,她已经睡着了。

  郑颂贤感觉自己一口气提上来了下不去,他磨了磨牙,在她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又见她睡得香甜,估计是累着了,也不忍心叫醒她,自己轻轻给她翻个身,盖好被子,下床吹过灯之后,他也钻进了被窝,搂着娘子香甜地睡了过去。

  隔天早上,刘悦薇果然浑身酸痛。特别是小腿那里,要是轻轻碰到了,酸疼酸疼的。

  她龇牙咧嘴地吃了顿早饭,郑颂贤摸了摸她的头发,“娘子再忍忍,等我晚上回来再给你按一按。”

  刘悦薇硬着头皮又去了正院,如昨日一样行过礼之后,见魏氏和姐妹们都有些行动不大自然,估摸着大家都是一样的。

  于嬷嬷假装没看到,继续带着她们母女几个练习规矩。

  刘文谦也在前院学着呢,好在中途方长史说要去拜访康亲王,总算解救了夫妻两个。

  刘文谦晓得魏氏也在后院受苦,问方长史,“方大人,去拜访康王叔,可要带上王妃和孩子们一起?”

  方长史点头,“康王妃尚在世,王爷和王妃是晚辈,一起去更好。至于小主子们,等回头上玉牒的时候再去也可。”

  刘文谦没办法了,女儿们,爹救不了你们了。

  他立刻让人去通知魏氏,魏氏在三个女儿羡慕的眼神中走了。她想了想,告诉三个女儿,“我不在家,等会子长乐张罗晌午饭,丹阳和蓁儿照看好你们弟弟妹妹。”

  于嬷嬷心里有数,等魏氏走了没多久,终止了今日的学习。

  母妃有差事,自然不能马虎。刘悦薇叫了厨房里的人来,照着往常的惯例安排晌午的饭菜。本来这些事情,魏氏身边的嬷嬷们都能安排好了。

  刘悦妍把儿子叫了过来,让他带着舅舅和四姨一起玩。

  等于嬷嬷走了,姐妹三个终于放开了说话。

  刘悦妍懒散地坐在那里,“唉,这做个郡主也累得很。”

  刘悦薇笑,“姐姐你想想,自从你做了郡主,是不是尊敬你的人更多了?”

  刘悦蓁道,“要是留在青州,咱们自然是最大了。如今这是在京城,比咱们大的人成串呢,我连出门都不敢了,就怕遇到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爹现在连个差事都没有,我可不能给家里惹祸。”

  刘悦薇笑着看向妹妹,“你别担心,等我和姐姐搬家了,到时候你有工夫去我们那里玩,也松快松快。”

  刘文谦和魏氏被康亲王留下吃了顿饭,给家里孩子们拟定了名字,又一起回来了。元宝是世子,小名叫元宝也就罢了,还得有个大名。刘文谦自己取了个宏字,赵显宏。至于四个女儿,上面两个女儿的封号就是名字,后面两个先空着,只论排行,以后出阁后再加上去,小字闺名就算了,留着给父母叫的。

  拟定了名字,过些日子等康亲王请钦天监挑个好日子,上奏皇帝后,请宗室几个管事的会同礼部官员一起,加到皇家族谱上,就算完成了。

  刘文谦的认祖归宗还算顺利,没有任何人捣乱。因他无权无势,不影响他人,又刚刚一把火烧了自己,给自己挣了个好名声。皇帝正准备把南安王困死在那个小地方,南安王檄文里说皇帝不友爱手足,皇帝正需要个由头来告诉天下人,他最是友爱手足了。

  瞌睡遇到枕头,有了这个弟弟,他可以尽情显示友爱之心。其余几个兄弟都已经被太上皇封赏过了,不好随意封赏。刘文谦这种赏赐大伙儿也不羡慕,不是谁都有勇气一把火把自己烧了的。

  刘文谦知道自己身份,在康亲王府,十分尊重这位长辈。康亲王是太上皇的庶出弟弟,怜惜这个侄子吃了苦,又得了皇帝的吩咐,事情办的非常利索,没几天的功夫,一切都办妥贴,诚亲王一家子,算是真正认祖归宗了。

  玉牒上过之后,李太妃让人来传话,一家子一起跟着她去行宫,见太上皇。

  刘文谦在家里学了这么多天,宫廷礼仪会了个七七八八,魏氏娘儿几个行出来的礼虽然比不上宫里那些贵女,好歹也有个样子了,至少不会被人挑出毛病来。

  刘悦薇现在胳膊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蹲在那里半个时辰稳稳当当的,娘儿四个苦熬了这么多久,终于出师了。

  好在这些日子也无人来打扰他们,不知道她们的窘态。

  得到李太妃的信儿,一家子收拾的利利索索先进宫了。刘文谦去见皇帝,魏氏带着孩子们去见皇后和太妃。

  皇帝只嘱咐刘文谦代他向太上皇问好,别的倒没多说,皇后也是一样的话。

  李太妃头一次见刘悦妍和刘悦蓁,赏赐了许多东西。刘悦妍儿子都生了,她也不好嫌弃孙女婿身份不够,这两个小孙女,以后定然不能胡乱配了。

  太上皇一个人在行宫里住了好多天了,李太妃嘱咐别的太妃们用心照看,她准备过一阵子把他挪到宫里去。住在这里,要多花费不少银子呢。皇帝持家不容易,李太妃自然想给儿子多省钱。

  太上皇半边身子瘫了,说话不清楚,但脑子很清醒。他看着坐在床边的李太妃,眼神冰冷。

  李太妃摸了摸他的额头,“陛下近来怎么样?”

  太上皇嗓子里又呼啦呼啦响了起来,眼里似乎要冒火。

  李太妃轻笑,“陛下切莫动怒,不利于养病。臣妾准备把陛下挪回宫中,宫中太医多,这行宫远的很,孩子们想尽孝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