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1 / 2)





  床单、被单、枕头,全都换成颜色素净的,再补上大大小小的补丁,家里人的衣服,每人留两套换洗,其余的全都收起来;

  叶小六的屋里变化最大,美美的窗帘被叶妈妈给掀了,几大箱的衣服被哥哥搬走了,桌布也没了,原本漂亮的床单被罩,也被换成了灰不溜秋的深蓝色,就连她的宝箱,里边装着各式各样的头花首饰,也被叶妈妈没收了。

  叶小六虽然舍不得,可她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屋里面除了铺盖,几套换洗衣物,其他的什么都没留。

  他们家还有不少藏书,大多是他们兄妹,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买的,叶小六也不知道这些书犯不犯忌讳,唉,既然分不清楚,她干脆把家里所有的书跟报纸,全都装箱送到山洞;

  叶小六屋里的缝纫机也被叶爸爸搬走了,叶妈妈说缝纫机有点儿太打眼了,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这个,叶小六还能怎么办,只能忍痛告别缝纫机;

  如今叶家里里外外,左看右看,都是一户清清白白的贫农。

  “对了,妈妈,你钱藏哪了?放在家里不安全,要不要我帮你藏起来?”叶小四缀在叶妈妈后面。

  叶妈妈连忙拒绝“不用了,俺已经藏好了,那些钱,可是你跟你哥娶媳妇才能动用的,你可不许打歪主意。”

  叶小四冤死了,他只是随口问一句罢了,他急忙说到“我可没有坏主意,我只是随便问问,妈妈,我去山上看看,走了!”

  叶家忙上忙下的,另一边,叶村长去镇上开会,带回一个大消息,知青下乡!

  第163章 青山镇

  青山镇山多地少, 位置偏僻,小镇有20余个小村落、生产队组成;

  这次城里下来的知青,有23位, 革委会副主任把知青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四到五人, 副主任征求了一下双方的意见。

  知青们的意见简单,他们希望自己去的生产队或者是村落, 靠近镇上,方便他们跟亲人通信, 方便他们去镇上购买生活用品;

  20多个村代表, 都在领导面前表示,他们非常欢迎知青,最后,大王村, 小王村,李家村,赵家村,红星生产队, 这五家,每家领了一队知青回去。

  至于叶家村,根本不在副主任的考虑范围之内,副主任觉得,这些知青都是大城市里的知识青年,知青到农村来, 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

  并且这些知青,是他们木县接收的第一批知青,临行前,主任对他们再三交代,务必要把这批知青安排妥当,完美的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

  可以说,第一批知青非常幸运,他们下放到农村,原本都是直接分配的,现在居然还可以挑一下地方,最后副主任给他们选的村子,都是青山镇最富裕的几个村子,这几个村子地势好,田地又比较肥沃,每一年的收成都不错,灌溉也方便;

  比起那些土地贫瘠,地少人多的村子,副主任可以说非常有良心了。

  至于叶家村,为什么不在副主任的考虑范围?

  这个说起来话长,叶家村地理位置,是青山镇所有村落中,最偏僻的一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到什么程度呢?

  从叶家村,村里走到山外,熟悉山路的人,要走上两个小时;

  不熟悉山路的人,根本摸不到叶家村在哪,哪怕到了山外,这位置还是偏,从山脚到镇上,还得走上两个小时;

  从叶家村赶到镇上,一刻不停的一直赶路,算下来,要走上四个小时;

  一般人哪有那么好的体力,一刻不停的赶上四个小时的路,大都是走一走,歇一歇;

  曾经有一位县里的领导,想去叶家村考察一下,结果早上八点多出发,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还没赶到村里,最后不得不半途而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位领导,自讨苦吃,要去叶家村视察。

  其实论起来,叶家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不比山外面的差,不过所有人对叶家村都有一些误解,他们都觉得叶家村特别穷,穷的要死!

  为什么大家对叶家村有这么深的误解呢,这要从叶家村的形象代言人老村长,叶来才说起;

  镇上开会,别的村的代言人村长、村支书,几乎清一色,全穿着一身整齐的中山装,很多人口袋里面,还插着一支钢笔,很有一股干部派头;

  叶来才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他穿着深蓝色衣裤,衣服跟裤子上,打着大大小小20多个补丁,他这套衣服,差不多穿了七八年;

  每次开会,他穿的都是这套衣服,虽然这年头讲究艰苦朴素,但是大家觉得叶有才同志也太过艰苦朴素了,他们这些村长、村支书,那都是一家之主,一村之长,走到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穿这样的衣服也不嫌寒碜!

  有关系好的,问叶有才,咋穿的这么磕碜,家里的布票都用哪里去了?这么多年没换一身新衣裳?

  叶村长就跟他们倒苦水,他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老二家),给他生了七八个孙子孙女,这些孩子迎风就长,又淘气的很,布料根本不够用的,他老两口要是不补贴孩子,他家的孙子孙女就得光屁股……

  叶村长一边说,一边唉声叹气,旁人也不好多问,大多数人是同情他的,这年头家里娃多,家庭负担重,大人就要受累,当然也有一些人,羡慕叶老头孙儿多;

  不过,无论是谁,对叶家村都有一个很深的印象,那就是“穷”,村长都穷成这样,普通的村民,还不知道穷成啥德行呢!

  叶家村到底穷不穷?说实话:挺穷的;

  叶家村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顿饱饭,经常饿肚子,不过比起山外一些村子,叶家村算不上最穷的。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穷,但是这人呀,有一种劣根性,这家里面越是穷,越是爱面子,有一种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他们;

  这家里哪怕吃的上顿没下顿,那在外面,也要撑住脸面,不能怂!

  如果村里人要是问,午饭吃啥了?

  这时候大声告诉大家:俺家也没吃啥好东西,中午家里包了饺子,韭菜鸡蛋馅的!

  然后引来一众羡慕妒忌的视线,实际上,家里中午吃的是,红薯汤配着咸菜疙瘩。

  像这样的回答,叶小六就听过很多次,当时她还感叹,村里人的生活水平不错呀!

  今天吃面条,明天吃饺子,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顿肉,看来大家的生活水平远比她知道的要强。

  然后叶妈妈告诉她,不要相信他们,这些人十有七八都是在吹牛。

  叶小六好奇的问到“那他们为什么不说实话,非要骗人呢?”

  “还能为了什么?这样说,自家有面子,别人听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