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1 / 2)





  第六十六回 珠儿

  常州农民李化,富有田产,年纪五十多岁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小惠,容质秀美,深得老两口宠爱。但天有不测风云,小惠命短,在十四岁那年便即病死。女儿死去,家中凄凄凉凉,李化悲不欲生,为了传递香火,又娶了一名小妾,一年后产下一子,视若掌上明珠,取名珠儿。

  过得几年,珠儿长大,生得魁梧可爱,然而性格痴呆,五六岁了还五谷不分,说话结结巴巴,即便如此,李化仍是对他百般疼爱,只知其好而不知其恶。

  这一天,城里来了一名独眼僧,四处化缘,老和尚身怀异术,能知闺中秘事,众百姓大呼神奇,私下里猜测:老和尚不是凡人,定是神仙。于是争相结交,顶礼膜拜。

  独眼僧每次化缘,均是狮子大开口,少于一千文铜钱,拒绝接收,众百姓愚昧无知,明知和尚不是好人,却对他言听计从,半点不敢违抗。

  没过多久,独眼僧化缘来到李府,对李化说“请檀越施舍一百串铜钱。”李化笑着摇头,伸出一根手指,说道:“只给十串。”

  和尚不悦:“太少,施主当打发叫花子么?”

  李化也不生气:“最多三十串,要就拿走,不要请便。”

  和尚厉声道:“必须给一百串,少一文都不行。”

  李化也恼了“你嫌少,我还不伺候了呢。”收起铜钱,气愤愤回归府邸。

  和尚嘿嘿冷笑“勿要后悔,勿要后悔。”话没说完,珠儿心口剧痛,面若死灰,不住在床板上翻滚哀嚎,

  李化知道是和尚捣鬼,儿子性命操控于人,不得不妥协,急冲冲取来八十串铜钱送给和尚,请他高抬贵手,放珠儿一马,和尚冷冷道:“到了这个时候,施主还是冥顽不灵?我说过了,一百串铜钱,少一文都不行。嘿,施主倒也真大方,区区八十串铜钱,就想买一条命?对不起,和尚爱莫能助。”

  李化无可奈何,颓然回到家中,仆人慌慌张张来报:少爷死了。

  惊闻噩耗,李化瞬间僵化,满腔悲痛化为无边怒火“哼,杀人偿命。和尚害死珠儿,我决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微一沉吟,一纸诉讼递到官府。人命关天,县太爷不敢怠慢,当即押解老和尚归案,一番审讯拷打搜身,搜出来两个木人,一口小棺材,五面小旗帜。

  人证物证俱在,县太爷怒气勃发,立马宣判:妖僧草菅人命,即刻乱棒打死。

  元凶伏法,李化千恩万谢,回到家中,其时已是黄昏,李老爷正与妻子床上叙话,忽然间房门推开,闯进来一名小孩,年约七八岁,开口说话“阿翁,干吗走那么快,也不等等我。我都快追不上啦。”

  李化满心疑惑:这小孩子是谁?为什么追我?

  正要开口询问,那小孩身形一闪,恍如烟雾,飘飘渺渺爬上床头,李化大骇,忙用力一推,将他推落地面,却是落地无声。

  那小孩笑道:“阿翁,干嘛推我?”

  李化吓得脸色铁青,拉着妻子撒腿往外就跑,那小孩亦步亦趋在后尾随,口中依依呀呀,“阿父,阿母”不停乱叫。

  李化跑到小妾房间,慌慌张张锁死房门,刚喘过一口气来,忽然间眼前一花,那小孩不知何时,已跪倒在膝前。

  事已至此,李化强自镇定,问道:“喂,那小孩,你到底想干什么?”

  小孩笑道:“阿翁不用害怕,我没有恶意。在下苏州人,本姓詹,六岁那年父母双亡,哥嫂不能相容,无奈下寄居外婆家。有一次外出玩耍,被独眼僧施展妖术,迷杀在桑树下,我死后,鬼魂为恶僧驱使,干了许多伤天害理勾当,沉冤九泉,不得超生。幸亏阿翁杀死恶僧,替我昭雪,如不嫌弃,情愿给您做儿子报答恩情。”

  李化犹豫道:“人鬼殊途,何能相依?”

  小孩道:“这一点阿翁不用担心,我很容易伺候,只需给一间小屋,一床棉被,每天浇上一杯冷粥,其他的都不用麻烦。”

  李化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我便留你住下,只是有一点务须记牢:安分守己,不许害人。”

  小孩一口答允,从此后便在李府安家,早起晚睡,出入各屋,如同李化亲生儿子一般。

  这一天小孩来到李老爷小妾房中,只见她哭哭啼啼,正在悼念儿子,于是问道:“珠儿死去多久了?”

  小妾道:“七天。”

  小孩沉吟道:“天气严寒,尸体应该不会腐烂,可以派人开棺验尸,如果珠儿肉身没有损坏,我还可以借尸还魂。”

  李化闻言大喜,迅速动员手下扒开坟墓,打开棺材盖一看,珠儿尸体栩栩如生。

  小孩说道:“阿翁,我要还阳了。”话刚说完,只听得嗖地一声,转眼便消失不见。

  李化暗暗称奇,派人将珠儿尸体抬回家中,过得片刻,“珠儿”从床上醒转,口中叫道:“水,快拿水给我。”

  喝完一碗水,“珠儿”出了一身汗,尔后便能下地行走。李化见儿子死而复活,喜不自禁,更让人欣慰的是,“珠儿”还阳后,变得聪明伶俐,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傻小子。

  这一天晚上,“珠儿”上床睡觉,闭目后便即无声无息,任凭家人如何叫唤,就是不见反应,直到第二天方才醒转。

  李化惊疑不定,问道:“孩子,到底怎么回事?”

  “珠儿”道:“阿爹不用挂念,我昨晚之所以毫无知觉,那是去了阴间,跟一位老朋友叙旧。这位朋友名叫哥子,是我昔年跟随妖僧时认识的同伴,眼下在地府给姜员外作义子,生活无忧。昨夜他邀孩儿玩耍,刚刚才用白鼻子黄马送我回来。”

  李化恍然大悟:原来眼前的珠儿并非珠儿,却是詹少年,问道:“你既然去了阴间,有没有见到珠儿?”

  詹少年道:“见到了,珠儿已经转世投胎,他与阿爹没有父子缘分,之所以投身李府,不过是替金陵严子方追讨一百吊铜钱债务罢了。”

  李化默然不语,寻思“昔年我去金陵做买卖,确实欠了严子方一百吊铜钱没还,只不过此事十分隐秘,不想詹少年居然知道,看来他说的没错,珠儿与我确实无缘。”

  李妻问道:“孩子,你见到惠姐没有?”

  少年道:“不知道,有机会再替你打听。”

  过了两三天,少年对李妻道:“惠姐在阴间很好,嫁给楚江王小公子为妻,衣食华贵,光伺候她的仆人婢女就有上百人。”

  李妻问“她为什么不回娘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