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章(1 / 2)





  王十八大悦,悉心讨好庚娘。黄昏,王十八曳女求欢,庚娘推托身体不适,王十八颓然而返,自去找少妇陪睡。

  一更天末,王十八夫妇争吵不休,不知何由。只听得少妇说“公子所作所为,大伤天理,就不怕上苍责罚,降下雷霆碎脑吗?”王十八大怒,反手给了少妇一个巴掌。少妇豁出去了,叫道:“打死我算了,省得给杀人贼为妻。”王十八怒吼如狂,一脚将少妇踢出,只听得咕咚一声响,少妇掉入水中,众船客纷纷哗然,都说“淹死人了。”

  未几,一行人抵达金陵,王十八导引庚娘至家,登堂拜见母亲。老夫人神色讶然,说道:“儿媳妇怎么变了模样?”王十八道:“旧妻堕水而死,重新娶了一个。”两人回到房中,王十八又欲侵犯女子,庚娘笑道:“公子三十多岁男子,怎么如此不明事理?普通人家娶妻,尚须一杯薄酒;汝家殷富,难道连酒也没有?清醒相对,成何体统?”

  王十八连连点头,备酒对酌,庚娘执杯,殷勤相劝。王十八酒到杯干,渐渐迷醉,推辞不饮,庚娘手持巨碗,妩媚撒娇,王十八不忍拒绝,又喝了三四碗酒,烂醉如泥,脱光衣服,催促庚娘上床。

  庚娘熄灭灯烛,借小解出屋,觅得一把钢刀,暗中以手按住王十八脖颈,王十八迷糊中笑着去捉她臂腕,口中昵昵有声。庚娘用力切砍,王十八一时不死,号叫爬起,庚娘再次挥刀,连砍数刀,王十八这才毙命。

  老夫人听到声响,出来询问,庚娘又将她杀了,搏斗中惊动王十八弟弟王十九,庚娘自知不免,挥刀自杀。刀口迟钝,急切间砍不进肉,开门外奔,王十九随后追逐,庚娘已跳入水池。

  王十九呼告家人,将庚娘捞起,却是死去多时,尸体色丽如生。家人检查王十八遗体,见窗户上放着一封书信,拆开阅读,原来是庚娘生前所写,信中备述冤屈。众人皆赞庚娘烈女,筹资替她出殡。天明,围观者数千人,见庚娘遗容,纷纷朝拜。一日之间,募得百两黄金,于是将庚娘埋葬南郊。众人中有好事者,为庚娘献珠冠,进袍服,陪葬品十分丰盛。

  当初,金大用落水之后,抓住一片木板漂浮,得以不死。天将拂晓,随波进入淮河,被小舟所救。小舟由富商尹翁出钱建造,专门搭救溺水者。金大用苏醒后,亲自去尹府致谢,尹老先生热情接待,款待优厚,又挽留他住下,教授儿子学问。金大用以家人生死未明,将往探望,故犹豫难决。

  过一会,下人来报:河上捞起两具尸体,一为老翁,一为老妇。金大用怀疑就是父母,疾奔验查,果真如此。

  尹老先生代他够买棺木,金大用正哀恸间,下人又来报:救起一名溺妇,自称金公子之妻。

  金大用挥涕惊出,女子已至,并非庚娘,乃王十八身旁那名少妇。少妇见面哭泣,请他收留自己。金大用说:“我方寸已乱,哪有余暇替你着想?”少妇愈发悲伤。

  尹老先生得知缘故,笑道:“此乃天意,送上门的媳妇也客气?赶快续弦成亲。”金大用道:“父母初丧,正宜守孝。况且大仇未报,身边留着一名弱女子,始终是拖累。”少妇道:“果如公子所言,假使庚娘还活着,难道因为报仇居丧,也要将她抛弃?”尹老先生点头道:“此话有理,这样吧,先收养她,至于成不成亲,以后再说。”金大用嗯了一声,算是默许。

  尹老先生出钱替金大用办理父母后事,出殡那天,少妇身着素衣孝服,哀哀哭泣,如丧考妣。父母既已入土为安,金大用怀藏利刃,将赴广陵,少妇制止他,说道:“贱妾姓唐,祖居金陵,与王十八同乡。他以前说自己是广陵人,全是谎话。且江湖水寇,多半是他同党,此去广陵,非但不能报仇,反而是自取其祸。”金大用徘徊不知所谋。忽然传来烈女子诛杀仇敌一事,淮河一带人人知晓,烈女子姓甚名谁,如何惩凶,俱说得绘声绘色。

  金大用闻言为之一快,但听闻庚娘自杀,转瞬间便即悲伤,跟唐小姐说“幸亏没有污辱你。家有烈妇如此,何忍负心再娶?”少妇说“咱们之间已有约定,我说什么也不离开公子,只要能留在公子身边,情愿给你做妾。”

  其时有一位副将军袁公,与尹老先生是故交。袁将军打算西征,路过尹府,偶见金大用,大为赞赏,聘请他为记室。不久,流寇犯边,袁将军讨贼有功,一帮手下俱受嘉奖,金大用亦因掌管文书信件得体,官授游击,衣锦还乡,与唐小姐合卺成亲。

  居家数日,金大用携妻前往金陵,拜祭庚娘坟墓。途经镇江,欲登金山,船行中流,一小艇迎面而来,艇中二人,一为老妪,一为少妇,少妇面容秀丽,颇似庚娘。舟行飞快,少妇自窗中窥视金大用,神情动作,无一不与庚娘酷似。

  金大用惊疑不敢追问,情急智生,叫道:“看群鸭儿飞上天耶!”少妇闻言,亦叫道:“馋狗儿欲偷吃猫腥耶!”原来这两句话是当年二人闺中密语。

  金大用大惊,划桨驶近小舟,凝目一瞧,少妇果真便是庚娘。青衣小婢搀扶庚娘过舟,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伤感行旅。

  唐小姐以嫡妻之礼拜见庚娘。庚娘惊问缘由,金大用简略述说经过。庚娘拉着唐小姐手,说道:“同舟一话,心常不忘。不曾想吴越一家矣。蒙姑娘代葬翁婆,理应致谢,哪能让你向我行礼?”彼此序过年龄,唐小姐小庚娘一岁,二人遂以姐妹相称。

  在此之前,庚娘既葬,墓中不知时日,忽闻一人呼唤“庚娘,汝夫不死,自当团圆。”遂如梦初醒。伸手探摸,四面皆壁,始悟身死已葬。只觉闷闷,也没什么痛苦。有恶少垂涎葬品丰厚,发冢破棺,方将搜刮,见庚娘复活,相共骇然。庚娘担心众恶少相害,说道:“幸亏你们前来,使我重见天日。头上发簪首饰,任凭拿去。只求将我卖入寺庙为尼,既能获利,我也不会泄露此事。”

  众恶少道:“娘子贞烈,人神共敬。我等只因贫穷无计,才作出此般不仁之举。只要姑娘答应不揭发,又怎忍心将你卖入庵中?”

  庚娘道:“我自愿为尼,不怪你们。”一名恶少道:“镇江耿夫人,寡妇无子,若见娘子,必大喜。”庚娘谢之。自拔珠宝,悉数赠予众盗贼。盗不敢接,庚娘再三坚持,众人才肯拜领。

  一干人载着女子出发,至耿夫人家,胡乱编了个借口,说是乘船遇风迷路,恳求老夫人收留庚娘。

  耿夫人,巨富之家,守寡独居。见庚娘大喜,视如己出。这一日母女二人自金山归来,老天有眼,得与金大用重逢。庚娘缅述原委,金大用感慨莫名,当下登舟拜母,耿夫人款之若婿,邀请至家,挽留数日才放他离去。

  尔后两家往来不绝。

  第一百二十回 狐妾

  莱芜刘洞九,为官汾州。独坐府中,闻亭外笑语渐近,入室查看,见四女子:一四十许,一约三十,一二十四五,末后一垂髫者,十二三岁,四女并立几前,相视而笑。

  刘洞九素知官府多狐妖,并没放在心上。少间,垂髫少女自怀中拿出一条红巾,戏抛刘公面上。刘洞九捡起来扔到窗间,仍不理睬。四女一笑而去。

  一日,年长妇女前来,跟刘公说:“舍妹与君有缘,请不要嫌弃她。”刘洞九含糊敷衍。女遂去。俄顷,女子领着一名婢女,簇拥垂髫少女而来,俾女与刘公并肩而坐,说道:“一对好伴侣,今夜圆花烛。好好伺候刘郎,我去矣。”

  刘公审视少女,光艳无俦,遂与之欢好。问其行踪,少女道:“我身上沾染狐气,看起来不太像人,其实是人。妾乃前官之女,受狐妖蛊惑而死,葬于园内。众狐女以法术令我复活,遂飘然若狐。”刘公闻言,以手探寻少女.臀际。

  少女察觉,笑道:“你以为狐妖都有尾巴?”转身道:“慢慢摸,摸到算你本事。”自此,少女长留不去。但凡行坐,则与婢女形影不离。家人对她很是尊敬,以小夫人之礼侍奉。每逢婢女奴仆拜谒,赏赐颇丰。

  不久后刘公寿辰,宾客烦多,摆下三十余桌酒席,需要众多厨师。事先聘请的大厨只来了一两名,刘公不胜恚怒,少女知道此事,说道:“勿忧。大厨既不够用,索性将来者一并遣散,妾虽才短,置办三十桌酒席,亦不算难。”刘公喜,命将鱼肉姜桂,悉数移至内院,家人但闻刀切砧板,碎音不绝。门内设一木几,仆人将碗碟置放其上,转视,则菜肴已满。十余人络绎穿梭,流水般将酒菜送入大厅,来来往往,取之不尽。

  最后,传菜的前来索要汤饼,少女在房中说“主人未尝叮嘱,仓促间去哪准备?”继而又道:“别急,待我去借。”少顷,少女呼唤仆人来取汤饼,视之,三十余碗,并放几上,热气蒸腾。

  客人散去,少女对刘公说:“可出金银,赔偿某家汤饼。”刘洞九派仆人前去某府,其家果然丢失汤饼,正自惊异,仆人已至,疑惑始解。

  一晚,夫妻夜酌,刘公思念家乡美酒。少女道:“这不难,我替你取来。”遂出门去,未几返回,说道:“门外整整一坛,足够喝三四天。”

  刘公视之,果得酒,真是家中瓮头春。过数日,大夫人遣二仆前来拜访,途中一仆说:“闻狐夫人犒赏优厚,此去得赏金,可买一件皮衣。”少女未卜先知,已提前知道此事,跟刘公说:“家人将至,可恨奴仆无礼,须小小惩戒一番。”明日,二仆刚入城,头大痛,至府,抱头哀号,互相商量着买药治病。刘洞九笑道:“不用治疗,时间一到,自会痊愈。”

  众人怀疑他们得罪了小夫人,仆人自思:初来乍到,行礼尚未解下,错在何处?无处诉苦,惟有跪地乞求原谅,少女隔着珠帘说:“你叫夫人便罢了,为什么要加一个狐字?”仆人乃悟,不住叩头。少女又说:“既欲得皮裘,为什么言语无礼?”隔一会才道:“病好了。”语毕,仆人病情若失,不再头痛,告辞离去,少女忽自帘内掷出一只包裹,说道:“此一羔羊裘也,拿走吧。”仆人解开包裹视察,得五两白银,刚好够买一件羊皮裘衣。

  刘公询问家中消息,仆人说:“没别的事,就是窖藏一坛美酒,不翼而飞。”刘公推算失酒日期,正是少女取酒之夜。家人闻言,愈发对小夫人敬若神明,呼之“圣仙”。

  刘公为少女描绘画像,其时张道一为提学使,与刘公是老乡,闻说少女奇异,特上门拜访,百般恳求,死活要见少女一面。少女拒之。刘公示以画像,张道一强行拿走,回去后挂在墙壁,朝夕祝祷:“以卿之丽质,跟谁不可?何必要托身于张洞九这老匹夫?下官哪一点比他差,为什么不肯惠顾?”少女在府中对刘公说:“张公无礼,当小惩之。”

  一日,张道一又在祝祷,似觉额头被人用戒尺打了一下,疼痛难忍。心中大惧,反卷起画像,派仆人送还,物归原主。刘公询问原因,仆人隐瞒真相,只是随口扯谎,刘公笑道:“你家主人头上还痛不痛?”仆人知道不能隐瞒,无奈告以实情。

  无何,女婿亓生来访,请求面见小夫人,少女推辞了,亓生再三坚持,刘公说:“婿非外人,何必拒绝?”少女道:“女婿拜见,必有礼品赐赠,但他为人胃口太大,我自忖不能满足,还是不见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