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傅沅的后宅生活第26节(1 / 2)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傅沅和傅珺缓步上前,恭敬地福了福身子,请安道。

  “都起来吧,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老太太接过青馥手中的茶盏放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

  听老太太问,傅珺脸上带了几分小心,迟疑了一下,才回道:“孙女儿听说了大姐姐的事情,就想和四妹妹过来陪祖母说说话。”

  傅珺这话说的实在,周老太太看了她一眼,说话不自觉缓和了几分。

  “你和沅丫头这个时候肯过来,也不怕我这当长辈的自个儿不痛快,也不给你们好脸色。”说这话的时候,周老太太指了指下头摆着的两个绣墩,叫二人坐了下来。

  听着老太太这话,傅珺带着几分恭敬道:“孙女儿倒是宁愿祖母摆脸色给我们,心里能舒坦些,也好过心里不痛快,伤了身子。”

  周老太太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和沅丫头呆久了,嘴也变得甜了。”说着,就笑着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傅沅。

  不等傅沅开口,周老太太就对着二人道:“我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经历过,你们不必担心。”

  “只娅丫头那里,你们平日里和她相处的好,这两日抽空多陪着她,别叫她一个人心里难受。咱们家虽是侯府,可体面都是皇上给的,如今多半是没什么法子,只能委屈娅丫头了。”

  “是。”听着老太太这话,二人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正说着,外头便听到一阵脚步声,外院的闵嬷嬷疾步匆匆从门外进来,见着老太太,忙福了福身子,道:“老太太,宫里头来人了。”

  周老太太听着这话,当即就变了脸色,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扶着青馥的手从软榻上站起身来。

  傅沅和傅珺也跟着从座上站了起来,眼中都露出几分诧异来。

  还以为要过上一两日,不曾想会这么快旨意就下来了。

  这时候宫里头来人,定是来宣旨的。若说之前存着一丝侥幸,这会儿真真是板上钉钉什么都改变不了。

  “正好你们跟我一块儿去前院吧。”周老太太对着傅沅和傅珺道。

  宫里头的人来宣旨,满府的主子都要跪着听旨的,以示对圣上的敬重。

  傅沅和傅珺跟在周老太太的身后去了前院的花厅里,管家早已摆了香案,片刻的功夫,大太太张氏领着傅娅到了花厅。

  傅娅过来的时候,傅沅不自觉将目光落到她的身上,她的脸色带着几分苍白,整个人都有些木木的,跟在大伯母张氏的身后走进了花厅。

  张氏和傅娅才刚进来,黎氏便带着傅珍过来了,一同过来的还有三太太卫氏,跟在身后的是六姑娘傅芸。

  一屋子的人全都跪在了地上,传旨的太监声音尖细,听在耳朵里叫人觉出几分难受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傅家有长女傅娅,年方十六,聪明睿智,端庄识礼,今赐与东宫太子为侧妃,钦此。”

  众人领旨谢恩。

  那太监宣完了旨意,才对着周老太太道:“老夫人请起吧,哪位是府中大姑娘?”

  等到傅娅上前福了福身子,那太监才道:“皇后娘娘说了,等钦天监择了吉日就派人接姑娘进宫。这段时日,姑娘就呆在府里学学宫中的规矩吧。明日皇后娘娘会派了嬷嬷过来,专门教习姑娘宫中礼仪。”

  傅娅的脸色愈发苍白了几分,大太太张氏怕她出了岔子,忙上前亲手将一只精致的荷包放到了那公公手中。

  “劳烦公公了。”

  那公公捏了捏,脸上露出笑意来,再开口便比之前要温和上许多:“姑娘进宫只有好的,皇后娘娘可是颇为看重姑娘呢。”

  那公公这话说的大有深意,张氏面色微变,迅速看了周老太太一眼,周老太太对着她摇了摇头,没叫她多问。

  等送走了传旨的太监,周老太太看了众人一眼,吩咐道:“都各自回屋里去吧,张氏,你随我到宁寿堂来。”

  众人目送周老太太和张氏出了花厅,才收回了视线。

  傅沅看着面色苍白的傅娅,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同情来。

  她比谁都清楚,最后登上皇位的必定不是东宫太子,而是那个人。

  大姐姐嫁给太子为侧妃,只怕比想象中还要艰难上几分。

  ☆、第37章 初见

  接了宫里赐婚的旨意,宣宁侯府同情大姑娘傅娅的就愈发多了起来。可也有些人,觉着大姑娘是得了个好姻缘,能嫁进东宫为侧妃,保不准以后能有什么大的造化。与其哭哭啼啼不想嫁,连带着叫府里的人都跟着提着心,也叫老太太担心,倒不如高高兴兴嫁了,宫里头的娘娘见了日后也肯多给她几分体面。

  “太太,您今个儿气色倒是好上了许多。”蔡嬷嬷端着一盏茶,走到卫氏跟前。

  听着蔡嬷嬷的话,卫氏唇角微微扬起,伸手接过她手中的茶盏:“我这个大嫂向来处处要强,如今娅丫头眼见着就要进宫去了,我这当婶母难道不该替娅丫头高兴高兴?”

  三太太卫氏说着,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几口,才又问道:“今个儿老爷可又出去了?”

  蔡嬷嬷一听,面色微微变了变,迟疑了一下才想开口,就见着卫氏朝她这边看过来。

  “你也别瞒我,老爷向来不着家,在外头寻花问柳,不然就是又去了南俊胡同。”

  “太太。”听自家太太这样说,蔡嬷嬷心中一酸,叫道,那南俊胡同,住的便是戏子柳氏。这些年柳氏虽没被接近府里,可府里谁不知道,三老爷每个月都要去南俊胡同几次。虽说对那柳氏比开始的时候淡了些,可到底是叫太太没了脸面。

  这些年,老爷三天两头到外头去,整宿整宿的不着家,府里又是大太太管着家,大太太平日里虽不在吃穿用度上克扣她们三房,可她眼里,从来都是瞧不上自家太太的。

  太太平日里敬着她这个大嫂,说到底都是为了四少爷,不想得罪了张氏,惹得老太太愈发不待见她这个庶子媳妇。

  如今,大姑娘要为人妾氏,太太自己不说,她也能看出来太太心里头是高兴的。

  “小厨房的灶上煨着仙贝冬瓜汤,等老爷回来,派人送到书房去。”卫氏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吩咐道。

  “是。”蔡嬷嬷应了一声,明白太太心里早就对老爷淡了几分,如今这样做,只是面上的功夫,不叫人挑出错来。

  太太心里最要紧的,只四少爷一个了。只要老爷对四少爷好,太太便什么都不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