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殉罪者(出书版)第29节(1 / 2)





  第十八章 世界的同一边

  第二个凶手。

  1990年,系列强奸杀人碎尸案案发。

  1991年,无辜的许明良被错当作凶手,并被处以极刑。真正的凶手不知所踪。

  1992年,又一名女性被用相似的手法杀死后碎尸、抛尸。然而,杜成认为,这并不是同一人所为。

  换句话来说,出现了第二个凶手。

  此后,他也销声匿迹,c市再没有类似的案件发生。

  那么,第二个凶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模仿。”张震梁把烟头摁熄在烟灰缸里,“国外有过这种先例。”

  他拿起桌面上的一沓资料,翻了翻,打开其中一页:“比方说这家伙—1989年,美国的埃里韦托·埃迪·赛达,他用自制手枪或者匕首杀人,并在下手前向警方和媒体写信,信里面都是些乱七八糟的符号。”

  “他模仿的是—”杜成皱起眉头,“‘十二宫杀手’?”

  “是啊。”张震梁撇撇嘴,“这王八蛋自己也供称,杀人是为了向‘十二宫杀手’致敬。”

  杜成暗暗骂了一句。的确,当年的连环杀人案闹得满城风雨,媒体争相报道,坊间也有各种不靠谱的猜想。即使在许明良“伏法”后,针对他的传言仍然不绝于耳。媒体的大肆渲染,确实可能会刺激某些潜在的不安定分子产生模仿的冲动,进而去体验杀人、碎尸带来的犯罪快感。

  不过……

  杜成想了想,开口问道:“受害人有几个?”

  “三个。”

  杜成点点头,受害人的数量符合模仿的规律。埃迪·赛达既然要向“十二宫杀手”致敬,那么在作案之初就应该具备连续杀人的意图。然而,c市的这个模仿者,为什么只作案一次就收手呢?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张震梁显然已经猜出杜成的心思,“强奸、杀人、分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凶手大概有模仿的冲动,但是作案后发现自己模仿的能力不够—你也注意到了,他是在非常慌乱的情况下完成犯罪的—所以,就没有下次了。”

  杜成没作声,这件事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本来只是追查一件旧案,现在变成了两件。接下来的问题是,凶手背后似乎再有凶手。

  而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真的仅仅是模仿那么简单吗?

  他把两起案件的卷宗分别摆在桌面上,不住地来回扫视着。这个动作被张震梁看在眼里,后者犹豫了一下,伸手把两份卷宗摞在了一起。

  “师父,”张震梁慢慢地说道,“你说,后面这起案件,为什么没有破获?”

  “多方面原因吧。”杜成叹了口气,“你也知道,咱们搞案子,特别是命案,都是从动机入手,然后围绕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开始排查。”

  他指指卷宗:“这种案件的被害人很可能是随机选择的,无动机杀人,自然不好查。”

  “就没别的吗?”

  “嗯?”杜成抬起头,恰好遇到张震梁意味深长的目光,他立刻意识到徒弟把两本卷宗放在一起的意图。

  “我们对案件的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之下的。”张震梁斟酌着词句,“1990年的系列杀人案,真凶并未落网,而1992年杀人案的凶手,是对前一个凶手的模仿。”

  杜成看着张震梁:“你继续说。”

  “我得承认,师父你分析得都很有道理。”张震梁回望着杜成,“但是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的对手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同一个人?”

  “对。”张震梁突然笑笑,“这就是1992年杀人案没有被破获的另一个原因。”

  杜成眯起眼睛:“你的意思是?”

  张震梁指指摆在上面的那份卷宗:“师父,你最好看看这起案件的办案人。”

  林国栋看看玻璃门上的“三和翻译公司”的字样,推门而入。

  说是公司,其实只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室内堆满了尚未开封的打印纸和成摞的文稿,本就狭窄的房间内显得更加逼仄。靠窗的墙边摆着四台电脑,三男一女,共四名打字员在埋头忙活着。一个穿着蓝色毛衣、灰色羽绒马甲的胖子坐在桌前按动着计算器,见林国栋进来,抬起头询问道:“你是?”

  林国栋记得他姓姜,上次对自己进行面试的就是他,忙堆起笑脸:“姜经理……姜总,我是来送稿子的。”

  “哦……你姓什么来着?”姜总停下手里的工作,“对了,姓林,j大外语系毕业那个,是吧?”

  “对对。”林国栋连连点头,他凑到桌边,从手里的塑料袋里取出一叠打印纸,“我翻译好了,您瞧瞧。”

  姜总左手拿原文,右手拿译文,仔细对照着检阅,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林国栋微弓着背,垂手站在桌边,面色谦恭又平和。

  几分钟后,姜总放下文稿,清清嗓子:“不错,老毕业生,功底还是有的。”

  林国栋直起腰身,微微点头,神色颇为自得。

  “姜总过奖了。”

  “行,那咱就签合同吧。”姜总低头在抽屉里翻找着,“不用坐班,也没有五险一金啥的,有活儿就给你打电话。至于酬劳嘛,千字一百五十元,行价—小陈,小陈!”

  “来了来了。”

  一个穿着米色毛衣的女孩走进来,边走边甩着手上的水珠:“去卫生间了—姜总你找我?”

  姜总指指林国栋:“给他出一份空白合同。”

  “纸质的没有了。”女孩坐在门口的一张桌子旁边,“打印一份吧。”

  “行,顺便把酬劳给他结了。”说罢,姜总就继续埋头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