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7)(1 / 2)





  趁手的武器都拿上,没有武器的,带上农耕的用具。扁担、钉耙、铲子、镰刀什么用着趁手带什么。

  包围你们的怪物,不是人类,是一个叫做魔族的种族。比较幸运的是,很多魔族都是刚刚完成转变,刚刚从人族转化而成的魔族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强大。虽然他们力气会慢慢增加,但是你们有智慧。

  至于由妖族、鬼族、修士转化而成的魔不要跑出我的视线范围内,我会替你们解决。

  听明白了么?

  院内鸦雀无声。

  青泽脸黑了下来。

  听明白了么!

  子鹿与世隔绝,这里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黄沙之外的世界。

  他们想走,可当选择权被递交到了他们手上,又不敢走。

  是呆在这里、受人庇佑、苟延残踹,还是拿起武器、为了生存而走向充满未知的远方。

  是不明不白地苟活,还是干干脆脆地战斗。

  陆陆续续有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虽然被淹没在一颗颗沉默的头颅下,却从安静的院内传进了青泽的耳朵里。

  一声、两声许多声。

  安静的大院一点点沸腾了起来。

  出去!我们要出去!

  就是不能活着到太涵,也比在这里等死好!

  不要再让差役为我们牺牲了!

  换个地方,我们也可以从头开始,好好活下去!

  对!看到门口的尸体了么?那些魔族也没那么可怕!他们也会死!能杀几只、就杀几只!能杀一只,就杀一只!杀不了一只,就杀半只!杀不掉半只,就砍断他一条腿、砸烂他一只手!让他走不了路、伤不了人!

  跟他们拼了!

  我、我是木匠,等到了太涵,可以和大家一起搭一个避难所!

  小生虚做二十余年学问,别无长物,但等到了太涵,如果孩子们没办法入学堂,可以教他们读书识字。

  我学过一点医术,如果有谁生病受伤,我可以用能找到的草药给大家医治!

  我可以给大家缝补和清洗衣服!我可以晚上值夜!我!

  青泽看着眼前的画面,觉得自己自被难得好心相助的地肤恩将仇报就彻底冰封起的地方,竟然时隔多年,再次微微动容起来。

  地肤法力低微,自寻了死路,未伤他分毫,伤的也只有一颗尚存怜悯的心罢了。

  他先寒了心,看到应龙,才觉得可笑。

  罢了,就再试着做一次无聊事情又如何?

  他会带着他们,穿过沙海,活下去。

  他看着眼前重新鲜活起来的大院,视线移到公廨内侧。

  殷洛站在门框旁,手扶着门柩,远远地看着他,神色看不分明。

  青泽似笑非笑勾起嘴角。

  噹。

  璀璨阳光下,好似骤然响起一个不按常理跃动的、盎然跳脱的音符。

  殷洛移开视线,捂住自己的胸口。

  *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此去不归,此去不归。

  半数的人选择留下,半数的人选择离去。他们彼此熟识,在别离到来之前先抱头痛哭了起来。

  但凡带着孩子的人,大多选择了跟着青泽。

  孤身一人的老人、流浪的乞儿、丧妻的鳏夫大多选择了留下。

  差役也都留下了。

  留下的人仍然需要保护,只要还剩下最后一个人,他们就不能离开。

  阿临挤过院内吵嚷的人潮,跑到青泽身旁,道:清泽哥哥,他们说,想在出发之前去庙里上香祈福,要让他们去吗?

  青泽道:有什么可祈福的?我可不会让他们死在路上,祈福还不如祈我。

  殷洛道:亲人远行、将士出征、书生赴考但凡离别,去庙里烧香祈福是我们人间的传统。哪怕天涯不复相见、将士埋尸沙场、书生落第迷途,出发前只要虔诚地祈了福,凋亡的魂灵也能有个好的去处。

  青泽对殷洛所言不太能理解,想了想,觉得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就道:他们都要去?

  阿临点点头:离开的、不离开的,都想去。

  青泽道:行吧,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免得出了纰漏。

  *

  他们说的庙,是一间观音庙。

  原本应该有不少童子和僧人、香火鼎盛,魔族之患之后这里俨然也很空空荡荡了。

  地面因为数日不曾清扫,落满了枯叶和松果。

  庙宇修得很高,在长长的石阶尽头。一路拾级而上,可看见两旁的黄沙、巨石、插着燃烧得只剩小半截的香烛的石鼎。

  因为好几日没有出公廨而难得兴奋、吵吵嚷嚷的人们从爬上石阶开始就渐渐安静了下去。

  台阶上有星星点点的血迹、被拆散的木扫帚、肚皮外翻的死兔子。

  他们自发地绕开血迹、绕开扫帚、绕开兔子,踏着所剩不多的干净石面,抱着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祈愿,虔诚而沉默的一步一步前行着。

  冷风吹过,把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也给吹散了。

  青泽见所有人都陆陆续续走了上来,在庙前空地拍了张符,说:两个时辰后,在这个地方集合。

  空地前有块巨大的石碑,庙门上挂着刻着赤金大字的长匾,人群四散开来,难得有机会各自活动。

  有人在四周翻了翻,翻出许多商贩还没来得及带走的香烛红纸,很兴冲冲地唤大家过去,各自分发了些。

  公廨里剩下的人原本也并没有多少,那些纸烛分发之后还饶有富余,便又有人拉来一张长木桌,放在空地上,把剩余的纸烛堆在上面。

  有了纸烛,还需要笔墨。

  又有人循着记忆走到了庙后的寮房,那里原是僧人起居的地方,如今业已没有人影,放在蒸笼里的斋菜都腐烂发臭了。

  墙面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刻着经文,是小和尚从小就要牢牢记住的。

  书房很小,是在庙内占卜的术士专用的。桌面上有几个被烧焦的洞,抽屉里放着墨盒和毛笔。

  他们把墨盒毛笔拿出来,放在空地上的桌上,看了看满满当当的纸烛,看了看不动如山的寺庙,看了看周围熟悉的人们,觉得好像什么都有了。

  青泽走进庙里,看见殿内一个宝相庄严、脚踩莲花的观音,笑得慈悲。

  观音像下的贡桌摆着几个贡碟、一个功德箱。

  奇怪的是,功德箱上放着两个小小的、很简陋的、纸叠的小人。

  说起人,似乎又不全然是人,更似两只翩翩的蝴蝶。

  他有些好奇地把纸人拿起来,转头发现殷洛不知何时站在了身旁。

  青泽道: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