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岑家势大。

  原本先皇只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生母也不过只是个宫人的平庸皇子,先皇的原配妻子纪王妃“病逝”之后,娶的是岑家女为继妃,后来在夺嫡和坐稳皇位过程中,岑家都助了先皇良多。

  岑太后贤良,自嫁给先皇就视继子贞和帝如己出。

  后来贞和帝骑马射猎时遇上意外,彼时岑太后不知自己有孕,为了救贞和帝更是不慎滑胎,是以贞和帝十分尊重且敬爱她。

  但尊敬太后归尊敬太后,贞和帝却十分不喜岑家和岑贵妃。

  这些年来,岑太后以及朝中勋贵世家都劝皇帝立岑贵妃为后,皇帝不仅不从,反而不停升温淑妃的位份打压岑贵妃,朝堂之中也在一步一步削弱岑家势力。

  岑太后无奈,又劝皇帝无嫡立长,立岑贵妃所出大皇子赵允炀为储君,但皇帝仍是硬生生给顶了下来未允。

  而皇帝数十年如一日,最为宠爱的就是温淑妃和温淑妃所出的四皇子。

  大周历来重武轻文,皇帝迟迟不肯立大皇子,众臣便一直以为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是四皇子,只因着岑太后和勋贵武将世家们的压力才没有提出立四皇子为储君。

  顾云暄此时听到皇帝提出让他娶温家女,立时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想立四皇子为储君是假,但宠爱他的心却是真的。

  毕竟那个才是一直陪着他,他亲手教养的儿子。

  皇帝怕是不仅希望自己能得到温家的支持,同时也是希望自己将来能容下温家,容下温淑妃和三皇子。

  而且他想赶在自己身份大白之前赐婚,是因为他担心,若是等自己身份公开了,怕是温淑妃就不肯将侄女嫁给自己了。

  毕竟嫁了侄女,不就是等于分化了她娘家对她和她儿子的支持吗?

  被皇帝放在心尖子上宠了这么多年,期盼了这么多年,眼看着曙光在即,如何肯替他人作嫁衣裳?

  ......顾云暄的心最冷酷,也最现实,他不无恶意的想,其实皇帝私心里未尝没有立他心爱的四皇子的意思,但这么多年他再怎么扶持温家,扶持温淑妃,也对抗不了岑太后和背后的勋贵和武将世家。

  或许在朝堂上耍耍嘴皮子可以,但关键时刻却没用。

  因为大周多战事,西有西域诸国和西越,北有北鹘,南有异族,沿海还有倭寇海贼,安稳从来只有一时,靠的是武力震慑天下。

  四皇子羸弱,若立为君,是坐不稳这皇位的,镇不住群臣不说,怕还会引起天下大乱。

  皇帝又不是昏君,心里清楚得很。

  顾云暄心道,他父皇可也真的算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了。

  不过怕是哪头都不会念他的好。

  就是他也不会娶温家女。

  他为何要娶温家女?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父皇一定会给他赐婚,但倒也没想到他会赐他温家女。

  而且据他所知,那温大姑娘心仪的可是他的弟弟,四皇子赵允炜呢!

  他道:“陛下,微臣听说温家是打算将温大姑娘许给四皇子殿下的。此时陛下若是赐婚,他们恐怕还看不上微臣,更何况微臣还有前妻长子,就算是退为侧室夫人,在温家人眼里,怕也是委屈了他们家精心教养的姑娘。”

  “无妨,”

  贞和帝没有听出自己儿子的潜台词,笑道,“若是你担心这个的话,就不必了。朕会和温淑妃和温阁老好好谈谈,他们必会欣然接受的。”

  “而且正如你所说,温家本有将温大姑娘许于允炜之意,所以对她的教养很花了心思,她品性端庄贤淑,行事大方得体,必能容得下阮氏和凌哥儿,和他们相处融洽的。”

  顾云暄听得一阵厌恶。

  他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那位温大姑娘是不是真如皇帝口中所说的端庄贤淑,大方得体。

  因为他就没兴趣娶她,没兴趣娶温淑妃的娘家侄女。

  至于她容不容得下阿觅......

  她有什么资格说容不容得下他的阿觅和他的儿子?

  她算是个什么东西?

  但他现在并不想跟皇帝争执这个。

  至于皇帝若真要赐婚,那就赐呗,他不想娶,赐了也能解决掉。

  只是阿觅......

  他要怎么去哄阿觅?

  还有儿子......想到他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试试”,他不想让儿子失望。

  于他来说,现在显然是阿觅和儿子比较重要。

  他垂眼道:“陛下且容微臣再考虑一二吧。”

  那就让他赐不了这个婚好了。

  贞和帝颔首。

  虽然顾云暄没说什么,但他为君数十年,见过的人无数,哪里看不出他的不愿?

  但这个婚,他必须赐。

  *****